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目标,其中文化目标中包括了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的学习要覆盖全民贯穿终身,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人本身的发展,包括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发展;二是人从学习型社会中及时获得所需要的知识营养,在自身的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也使建设小康社会其他目标实现成为可能。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在于学习。
形成学习型社会不是随意提出来的,而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产物。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人们普遍感受到了发展、竞争的压力,由此产生了普遍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因此构建学习型社会势在必行。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在农业经济阶段,人们接受教育的年龄到14岁左右就可适应社会需要,大约是初中水平;在工业化时代,接受教育的年龄到22岁左右,是大学毕业的水平;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的年龄段到80岁,已经基本进入了终身学习的阶段。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由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天发展社区教育,形成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为了明天人的自由发展。
三、社区教育成为人们最佳的生存发展方式
1、学习是人的本能本性。
由于人的生理结构(大脑)和文化属性,决定了人天生是一种学习的动物。历经亿万年进化发展的人脑,为我们认知无限发展变化的世界提供了可能,这种可能必须“有一种东西去激发、引导它们……这种东西就是学习。”学习是人类的本质属性,正是学习和创造,让人类在残酷的自然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的主宰。也正是学习和创造,决定了人自身永无止境的发展和世界的飞速变革。人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与其他生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的未完成性。人不仅是生物人,更是社会人、文化人、学习人。人类不但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诉求,而且人的生物本能也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成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一个没有经过文化意义上学习的人,不能称为一个完全的“人”。学习决定人成为“人”。事实上,人必然需要一种力量来推动他从未完成状态向完全的“人”过渡,尽管这种过渡可能永远没有终点,这种力量就是学习力。你是否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往往取决于你的学习力潜能的挖掘、培养和提高。
上一篇 : 海外市场不断萎缩 中国光伏前景未明
下一篇 : 酸奶机 如何用酸奶机做好喝的酸奶?酸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