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财务管理:一个简要的理论考察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财务管理基本上是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认为,50年代财务管理学界在证券组合理论与资本结构理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标志着现代财务管理学的产生。与以往的一些财务管理思想比较,现代财务管理学具有两个极为重要的学科特征:一是概念之间逻辑严密,推导科学;二是具有极强的预测能力。美国著名财务管理学家ThomasE.Copeland与J.FredWeston两位教授指出:在过去30年间,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沿着独特的道路发展,现已发展成为公认的现代财务理论。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年是1958年,在这一年,马科威茨和托宾发展了有关组合选择理论,莫迪莱昂尼与米勒发表了有关资本结构和估价的研究成果。在1958年以前,财务管理学科主要是一个行为的描述领域,在这之后,财务管理学才进入到实证科学的领域。综观整个财务管理理论,其关注的核心都是企业理财效率的提高,而对企业财务的形成及其构成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不涉及,原因在于它隐含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即企业是事先存在的,企业财务是伴随企业而来的。由于不考虑企业形成财务契约的过程及其制度环境,使财务管理理论关注的视角更多地局限于企业具体的财务经营活动,而忽视其赖以存在的治理基础。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第一,财务管理研究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即企业治理制度的安排是外生的,且是有效的。而治理和管理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得该假设并不符合像我国的经济制度环境;
第二,治理并不能替代管理,同样管理也不能替代治理;
第三,把治理和管理割裂开,不利于从系统的角度考察企业财务,也不利于中国企业财务改革;
第四,财务治理层次上的制度安排并不能取代管理,财务治理只是给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一种运行的基础和责任体系框架,而财务管理则主要涉及的是具体的财务运营过程。从企业财富创造来看,财务管理是怎样产出较大的财富,财务治理是确保这种财富创造是合乎各方对利益的要求的一种制度安排。那种以为财务治理方面没有问题,企业财务管理也就顺理成章没问题的看法是错误的。如果仅考虑财务治理方面,那么古典企业和纯计划经济下的企业的财务治理是最佳的,其之所以会被突破乃在于财务管理上的需要,财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本身就是财务管理升级的一种成本。
上一篇 : 30亿元高铁市场或将掀起安防行业淘金热
下一篇 : 手动灌肠机 手动灌肠机好用吗?手动灌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