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企业管理团队管理管理:末位淘汰不是无限淘汰

管理:末位淘汰不是无限淘汰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9

浏览量:    

核心提示:  5年前,某企业改制之初,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成本居高不下,市场占有率日益萎缩。这个公司领导下决心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在

  5年前,某企业改制之初,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成本居高不下,市场占有率日益萎缩。这个公司领导下决心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在参考了众多知名企业的做法之后,引进了末位淘汰制。公司每年年底对所有员工进行360度评价,各部门得分排名最后10%的员工将被淘汰。

  第一年实行末位淘汰制后,成效显著。一大批平日里表现不好的员工得到处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调动,公司业绩大有起色。

  然而,随着末位淘汰制的进一步推行,一些现象引起了企业管理者的思考:干活越多的人,出错的概率越大;越是坚持原则的人,得罪的人越多,结果这两类人年终评分都很低。按照公司的规定,他们要被淘汰。企业里有很多人对他们被淘汰感到惋惜,意见也很大,认为如果再这样淘汰下去,将没有人敢说真话了。公司销售部门在不利的市场竞争中,努力拼搏,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很难从中选出最差的10%的人出来。即使选出这10%的员工,其他员工也觉得他们不应该被淘汰。名列最后10%的员工要不要被淘汰,这是公司整个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关系着这项制度能否执行下去,这让企业管理层陷入了两难境地。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任何一项制度都不会是解决企业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随着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企业的管理制度也应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末位淘汰不是无限淘汰。理由如下。

  首先,这项管理方法在原则上对参与排序的员工规模是有要求的。在一个组织中实施末位淘汰法,是假设企业员工的素质和表现符合统计学中的所谓正态分布:大多数人表现是中等,表现很好和表现不好的人都是少数。这种分布在统计对象数量巨大的时候是成立的,但是,对有些部门来说,员工的数量不会很多,员工的表现不太可能符合正态分布。可能大多数表现很好或者相反,不应硬性找出10%的“最差的”,把他们淘汰掉。

  其次,“末位淘汰制”对岗位特点是有要求的。在人员配备、岗位配置、机构设置已经非常合理的企业,当我们淘汰一批人以后,还要从外部人才市场或者企业内部人才市场招聘到同等数量的员工。通常,我们很难保证新招聘的人更合适。加上招聘成本,这种“换血”大多数是得不偿失的。

  再次,360度评价不易作为末位淘汰的主要依据。国外企业对员工进行360度评价,多是用于员工培训与技能开发,一般不直接与淘汰和薪酬挂钩。而我国的很多企业目前都将360度评价直接作为员工加薪、发放奖金甚至末位淘汰的依据,再加上很多企业的评价标准不准确,主观随意性太强,结果导致绩效考核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不仅使绩效管理的开发功能无法实现,甚至连绩效管理系统的管理功能也无法正常实现。

  最后,“末位淘汰制”仅适用于一定阶段的人力资源现状。比如企业创业之初,管理上比较混乱,有的甚至连有关人力资源的规章制度都不健全,更谈不上建立严格的员工竞争机制。管理要讲适用不讲最佳,对于一些员工素质要求不高的企业实行末位淘汰制未尝不可。但这种制度决不是万能的。

上一篇 : 煤矿区防爆监控设备的设计安装与施工             下一篇 : 榨汁机 榨汁机用前消毒果汁易成细菌温床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