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其涉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发生激情犯罪,后悔莫及。
三、防范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从青少年违法犯罪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青少年犯罪的主体主要是受教育不良的中学生、特别是由于各种原因辍学的中学生,因此进一步健全、完善青少年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机制,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德育工作和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同时提倡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方法,也是最根本的方法。
1、倡导良好社会风尚,构筑社会防线。\"我们给子孙留下什么样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1)全社会的人都要有一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大爱心,支持\"希望工程\",把那些失学、辍学、生活无着落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长期关心、爱护;要加强社会教育,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关工委、综治办、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科学知识教育;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2)公安部门尤其是基层派出所应与学校建立固定联系制度,经常组织民警深入到有劣迹人员出没的地段进行布控,并加大处罚力度,使不法之徒不敢、不能、不去骚扰中小学生,加强青少年易发犯罪地点的巡查,如网吧等场所,经常性的开展\"警校共建\"活动,拍摄、播放法制录像片,举办法制图片巡回展,上法制课等形式,以案说法,以法育人,把社会负面因素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从思想上牢筑青少年预防犯罪警戒线,提倡引导青少年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构筑学校防线。(1)端正教育态度,转变教育观念。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努力克服和扭转重智轻德的不良倾向,做好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不能动辄采取\"劝退\"和\"改变环境\"的做法,将他们逐出校门,而应采用教师、班干部对帮教的办法,耐心进行疏导教育,向他们倾注更多的爱心,帮其消除自卑感,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师长的关爱,促其转变。(2)加大法律常识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比重,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工作真正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计划,使中小学生除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外,能够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培养分辨是非能力和遵纪守法的品德,从思想上强化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3)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督导,通过建立\"预防学生犯罪\"的学校领导任期责任制,将学生违法犯罪率和辍学率、失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标准,纳入目标管理,实行一票否决,确保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上一篇 : 独立电商或将是电子商务的新未来
下一篇 : 板栗 “6个栗子等于1碗饭” 板栗吃多了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