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5
浏览量:
《战国策?燕策》里面讲了这样一则故事: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齐宣王乘机派兵侵占了燕国的一些城池。燕昭王即位后,决心振兴燕国。因此,他广招贤士,虚心求教。公元前312年,燕昭王去拜访了一位很有才学的人——郭隗。在交谈中,郭对燕昭王讲了“千金买骨”的故事:从前有一位国君,拿出了千两黄金让手下的人去买千里马。结果却花了五百两黄金给买回了一匹死马的骨头,国君一见,拍案大怒:“我是让你去买千里马,谁叫你买死马?”手下人说:“大王息怒,你想,连死马都肯花五百两黄金买来,这件事情传出去,还愁没有好千里马?”果然,不到一年,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郭隗讲完了这个故事,又接着说:“现在,大王如果真心求贤,就先从我郭隗开始吧!人们看到象我这样的人尚且能够得到您的任用,那么还愁比我郭隗富有才能的英雄豪杰不来投奔吗?”燕昭王听罢,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便为郭隗修筑了官邸,责成他动工建造黄金台。不久,乐毅、邹衍、剧辛等人纷纷从周围的国家投奔燕昭王而来。没过几年功夫,燕国就强盛起来,打败了齐国。
读了因“千金买骨”而纳才的故事,笔者很快就联想到了身边发生的一件事情:今年下半年,笔者所在的咨询公司与陕西的一家肥料生产企业达成了合作关系,刚一开始就为之提交了销售公司组织架构方案、员工招聘建议书,他们也通过报纸、网络等形式发布了大量的招聘信息,但几个月过去了,其它部门人员勉强够数,但农化部门一个人也没有招到,马上到年关了,过了年春季销售旺季就要到了,他们终于着急了,打电话给我们老总求援,大叹如今的专业人才实在难招,希望我们支招尽快帮助他们解决这个人力资源问题。由此,笔者不禁感慨: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为何还有企业依然为人才难得而发愁呢?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才已经成为公司发展壮大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为了得到想要的各种人才,各种福利政策也应运而生,但实际效果往往并不令人满意。那么人才们到底想要什么?怎样才能吸引人才上门?我国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先生提出了这样的办法:营造爱人才的名声,那么人才自然会来投效。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公司有良好的重视人才的名声,自然而然会增加对人才的吸引力。
一个企业要想获得这样的名声,要求不只是把重视人才一句话当作放在口头上说说的事情,更需要企业扎扎实实地下功夫,深入细致地考虑员工的各种需求,尽可能满足其合理的要求,抓住员工的心。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人心要是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公司要想得人心,就要多为既得人才排忧解难,多降“及时雨”,多“雪中送炭”,工作上多放权、多放手,生活上多关怀、多照顾,让他们有一种自豪感、归属感。
一般而言,在人才市场中,人才流动和应聘的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增加收入和改善福利条件;二是为了寻找更适合发挥个人才能的工作条件,更好的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对企业领导而言,要吸引人才,招揽人才,砝码不能仅仅是高薪,同时还要给人才配备相应的助手和创造良好的人际氛围等。另外,如果仅仅用高薪来吸引人才,便很难维系和牵住人才,这样只会养成他们“这山看着那山高”的心态,总有一天会经不住别人的高薪诱惑而另攀高枝。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上,要使人才“把根留住”,必须在改善“硬”环境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软”环境的建设。事实证明:人才如庄稼一样,庄稼的生长离不开肥沃的土壤,离不开农民精心的培育,离不开天气的温度、空气的湿度等条件。
公司要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他们内心的需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个员工都有着一颗“驿动的心”,他们的需求也随着人力资源市场情况的涨落和自身条件在不断变化。所以,公司在探求员工的内心需求时,切忌采用静态的观点和手段,必须从一种动态的观念去了解员工的内心,然后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说:“企业只有一项真正资源——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笔者真诚希望企业均能上演“千金买骨”的故事,若真能如此的话,何须担忧企业不兴旺,事业不发达呢?练就“求贤若渴,识贤如镜”的好名声后,不愁贤士不汇集麾下,不虑“谋臣如云猛将如雨”局面不出现。有了人才,企业想不成功都难!
上一篇 : 暂无 下一篇 : 烤地瓜机 烤地瓜机烤地瓜的原理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