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立健全就业引导服务体系。目前,东南沿海有六、七十家企业发出了用工信息,用工数量1—2万人,工种涉及到电子、通讯、仪表、机械、保安、餐饮、食品、保健等多个门类。我县两个工业园区企业用工也在逐年增长,这对我县开展“两转”工作是一个大好机遇,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要加强宣传引导,运用行政手段推动这项工作。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构建包括就业咨询、职业介绍、跟踪服务和信息提供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各级应成立专门的劳务输出管理机构,确定专人负责劳务输出工作,县上可在劳动用工需求大的珠三角地区,设立劳务输出办事机构,具体开展劳工输入地用工协调、劳务管理、手续代办、信息搜集、权益保障等项工作。同时,鼓励发展不同所有制的职介组织,全方位沟通用工信息,促进劳动力全社会流动。
3、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务工、经商的农民一个最大的担忧就是怕在城市难以立足时“无路可退”。随着税费改革的逐步到位,土地负担的全面取消,土地成为农民的最大资产,这也是农民对土地难以割舍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坚持土地所有权不变、承包权不变、农民权益不减,按照有偿、自愿、合法、规范的原则,积极引导鼓励各种形式的土地转包、转租、转让、入股,使农民从土地流转中获得合理的收益。要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确保农民应得的利益。对本县进城落户的农民可保留其承包土地、宅基地和其他经济利益关系,使其在城市难以立足时,“有路可退”。要加快推进乡村集体小农场改革,按照民有民营的原则,推动耕地逐步向种植大户和民营企业集中。对通过流转形成的百亩以上的小农场,给予农产品加工企业相应的扶持。土管、农资、公安、民政、监察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切实加强对农村居民流动、土地流转、住房买卖等情况的监控,严防私收移民、私卖宅地、私自转让承包地和耕地向无户人员流转等现象的发生。
4、加强农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围绕城镇发展规划的实施,引导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向县城和中心集镇集中,通过生活方式城市化改革,促进农民就业观念的不断转变。
上一篇 : 谷歌负责人谈移动商务:本地和移动相结合
下一篇 : 摇滚烧鸡炉 五排摇滚烤鸡炉和六排摇滚烤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