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5
浏览量:
我发现,在中国特色环境下,一项事物如果被人们重视到作为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关键绩效指标)的程度,其生命周期会明显缩短。这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容易观察得到,比如:发现一个好东西,于是大家不择手段地竞相追逐,不久,好东西很快“火”起来,再不久,好东西因大家“不择手段”地追逐而烂掉。改革开放初期,由于长期政治运动和文革,中国高教体系被破坏,人才奇缺,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和学位制度后,博士成为一个好东西,教育部门将博士点作为重要的KPI指标评估大学,甚至按博士点配备资源。结果“博士点”(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博士导师、博士很快火了起来,各大学“自然而然”地相互攀比博士点的多少,利用各种手段争取博士点和博士生导师,而随着博士的数量雪崩般地增加,博士的质量却大幅度地降低,一度甚至可以用“烂”字来形容。为了刺激学者多发表论文并与国际接轨,中国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将国际上常用的SCI作为KPI之一,不仅用之评价科研机构的研究水平和绩效,而且甚至根据其进行资源配置,结果导致出现了很多制造SCI的活动和做法,甚至弄虚作假,将好端端的SCI变成了某些情景下人人喊打的东西。GDP成为考核各级政府运行效果的KPI,资源的配置甚至领导的提拔均与之有关,于是GDP被摆到了一个不合适的位置,GDP上去了,结果却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可持续发展链条被割断等一系列严重社会问题,一个重要的经济参数陷入被不断质疑的尴尬境地。院士本是对学者学术造诣的认可,但在中国大陆,院士承载了远远超过其原意的“价值”—副部级待遇、不退休制度、科研机构用来争取项目和投资的砝码、各种评估和排行榜的重要依据,结果,不少个人和单位争夺院士头衔,不仅扭曲了院士称号、甚至污染了院士评审过程,严重破坏了院士的荣誉和形象,甚至造成了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
美好的东西,其生命周期本应该是如生命之树一样长青,可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为什么竟会陷入“好—火—烂”的无奈循环?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有关人类生命健康的KPI.在长期医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身体运行也有很多KPI,如血压、胆固醇、血糖等被认为是身体健康与否的晴雨表,耐心呵护这些指标,就能延长人类的生命。分析其中KPI的确定过程,我们发现,①KPI往往并不惟一,而且其相互作用关系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临床验证)实践检验才能确定下来。②赋予恰如其分的价值和作用,每个KPI可以表明身体的某个方面的状况,但这仅仅是一种概率意义下的作用关系,还有可能出现异常,所以仅可作为诊断或判断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不能让其承载超过其能力的重任;高明的医生在得到化验结果后,不会简单根据各种指数生搬硬套地开出处方,而是会根据患者个体特性和自身大量经验及体悟做出最终决策,这时的KPI仅是重要的参考而已。③对KPI的利用有一系列基本的规则和规范,不得滥用。
回到我们的问题,至少有三点教训值得借鉴。一是KPI确定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特别是其在整体运行中的价值。在现实中,我们往往是缺什么或重视什么就将什么作为KPI,而对其作用以及其对整体性目标的影响研究不够。换句话说,KPI设置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不足,结果对之的重视会产生很多负效应或不良副产品。二是让KPI承载了超过其能力的作用,例如将奖罚、资源配置过分地与KPI挂钩,使得不少人不惜违规甚至违法地进行追逐,从而使一个好东西蒙上了不光彩的阴影。三是我们社会对法规、制度、规范、科学的尊重和对违规、违法者的惩罚急需改进,否则社会秩序和持续健康发展会受到严重伤害。具体到我们的议题,就是对KPI使用和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规则的尊重和严格执行。实际上我们设立KPI时,出发点、使用范围往往并没错,很多短命是因为我们违规“乱来”导致的。
上一篇 : 暂无 下一篇 : 烤地瓜机 烤地瓜机烤地瓜的原理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