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文摘刊物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
对于这个问题,我要回答的很简单:只有人性的东西才可以征服人心。一本杂志如果定位模糊,还没有弄清读者群之前,“人性化”首先就是这本杂志的基本定位。首先谈谈“以人为本”的读者。
《读者》正式创刊是1981年4月,那时不叫《读者》而叫《读者文摘》,甘肃人民出版社的胡亚权和郑元绪两个人受命商量办一份文摘类的杂志,就取名叫《读者文摘》。二十多年后,读者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响亮品牌。在由师永刚执笔的《读者时代》一书为《读者》二十年写下的传记中可以了解到,《读者文摘》创刊之初就确定下来“真、善、美”主义,获得了成功,彭长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人性与杂志的关系时说:人性是人类的一种终极的基本道德点,只有人性的东西才可以征服人心。在所有的观点与想法当中,我们推崇的唯一主题还是“真、善、美”。“真、善、美”不是说教,即使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面,人还是应该有所敬畏,为未知的东西,为自身。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说过一句话:人最敬畏的还是天上的星空和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当一个人的内心出现矛盾的时候,什么可以让他平静?我想还是道德感,以教育和文化的形式保存下来的文章,依然是这些看起来保守的东西,在拯救,在平衡着我们的内心,缺乏道德感,最终伤害的也还是我们自己。一个真正闪烁人性光芒的杂志,不可能不被读者接受。
《读者文摘》上刊载过一篇文章《一碗清汤荞麦面》,讲母子三人还债的故事,我当时是含着泪读完的。《凤凰卫视》的主持人许戈辉在采访你时也提到过这篇文章,她说她也是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看来这篇文章确实感动过许多人。后还被收入中学课本。
彭长城说,我是在编稿时发现这篇翻译文章的,这篇由一个叫铃木立夫的作家写的文章,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开在北海道的一家夫妻面馆来了母子三人,她们要攒钱还清丈夫撞人而欠下的赔偿金。老板娘热情地施舍给他们一碗清汤荞麦面。店主夫妻对他们非常热情、尊重,每年的除夕都会为他们留下一碗清汤荞麦面,连续14年。14年后,这家人再次来到北海道,每人要了一碗清汤荞麦面。那位母亲告诉老板,是这碗面支持他们一直生活了下来,现在他们已还清了债务,并且挺过了生活中最艰难的一段时光。
上一篇 : 海外市场不断萎缩 中国光伏前景未明
下一篇 : 酸奶机 如何用酸奶机做好喝的酸奶?酸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