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残疾人生产的开发农业项目。发展盲人按摩,加强盲人按摩行业管理。按摩是盲人适宜从事的职业,也是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培养、培训、就业、开设盲人按摩所、院核发执照等方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奔小康保障措施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地区残疾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党政、各有关部门要切实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广大残疾人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把残疾人工作作为执政为民的德政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各有关部门规划和实施项目,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与大力支持,层层分解任务指标,层层落实责任,保障残疾人奔小康工作顺利实施。
(一)加强培训,提高贫困残疾人的综合素质。要提高残疾人的生存质量,首先就要提高残疾人自身的素质。在全社会为残疾人就业创造宽松环境的同时,我们要进一步要加大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培训力度,通过文化扶贫、扫盲、职业培训等手段,不断提高残疾人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的能力。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本地实际,紧跟市场需求,依托专门的残疾人培训机构或农民学校、农民夜校等社会培训机构,进一步健全培训网络。努力解决因需要帮扶的残疾人多,而扶贫经费不足的困难,大力开展农村残疾人转移培训。让残疾人走出乡村,转移到城镇就业,最大限度的发挥扶贫资金的作用。同时,通过引导、鼓励残疾人摆脱等、靠、要的思想,胡锦涛同志最近指出,残疾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残疾人自信、自强、自立是残疾人奔小康的主要动力,我们在实施残疾人奔小康中,要激励残疾人借助扶残助残的力量,靠自身努力缩小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与正常人一道共同奔小康。
(二)重点扶持,着力解决残疾人住房困难问题。随着残疾人扶贫工作的深入,贫困残疾人住房困难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去年省里启动了残疾人“万户安居工程”,解决了3700余户残疾人家庭危房,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下一步要结合《@@省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的实施,建立“机构健全,资金保障,房源稳定,分散居住,动态管理”的残疾人廉租住房保障制度,认真落实对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房优先实行实物配租政策,每年按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户入住;结合“五大百亿工程”下山脱贫项目的开展,要将欠发达地区贫困残疾人列入重点扶持范围,对居住在高山、深山、远山的贫困残疾人,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确保他们“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各地扶贫与残联要积极配合,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方改造项目,确保有限的资金用于更多的贫困残疾人,争取几年内基本完成农村贫困残疾人无房户建房和危房改造工作。
上一篇 : 独立电商或将是电子商务的新未来
下一篇 : 板栗 “6个栗子等于1碗饭” 板栗吃多了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