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04-20
浏览量:
富士康500万iPhone遭退货 或损失16亿元(资料图)
据CMEN.CC援引知情人士说法称,3月15日,苹果公司向富士康退回500万部iPhone手机,原因在于手机外观不符合标准或者是功能不良。目前,质量不合格的iPhone总数为800万部。按照每台约200元的人工成本核算,鸿海需要支付10亿~16亿元的额外成本。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自1974年在台湾肇基,特别是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连续9年雄居大陆出口200强榜首;2011年跃居《财富》全球企业500强第60位。2012年2月,富士康宣布给基层员工再加薪,并承诺降低加班时数;3月份,富士康“血汗工厂风波”,被指存在数十桩违反劳工权利行为。2012年5月10日,富士康中国大陆新总部在浦东陆家嘴金融区动工建设;10月,烟台富士康大规模招录学生工受关注。
尽管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9.21%已经不是好消息,但郭台铭还面临着更大的坏消息。郭台铭是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2317.TW,大陆俗称“富士康”)董事长兼总裁。
“2013年3月15日,苹果公司退回500万部手机,原因在于外观不符合标准或者是出现功能不良的问题。”富士康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者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质量不合格的苹果手机总数甚至高达800万部。
为了提升“良率”,郭台铭于4月16日12时许来到深圳观澜鸿观科技园C03 楼3层视察。他提出了“提升良率、专业培训、凝聚士气”的12字主张,并表示自己在观澜设立了办公室,良率达不到要求他就不走。
按照苹果手机“重工”(即重新生产出来,还用原来机器的部分原件)每台约200元的人工成本核算,仅上述500万~800万部不合格iPhone一经重新处理,鸿海就需要支付10亿~16亿元的额外成本。这意味着,2012年,鸿海内部负责iPhone代工的iDPBG(数位产品事业群)2/3的利润将付诸东流。
高管“地震”
钟依华已经意识到了iDPBG的两大管理问题——不良率过高、产品质量控制存在疏漏。
4月1日,《中国经营报》独家报道富士康iDPBG原总经理钟依华2012年年底“长期休假”,继任者钟成裕短期内蹊跷地再次被替换。2013年3月27日起,陈辉龙已开始掌舵鸿海旗下这一最受关注事业群。(详见4月1日《富士康疑现“系统性危机”》C1版)。
据上述知情人透露,钟依华其实还是iDPBG总经理,只是受到富士康“贿赂门”(高管收取供应商贿赂)的影响,由于公司调查事件原委,他需要避嫌。至少到2013年1月份,钟依华还出席iDPBG事业群年终动员大会。
在此次动员大会上,钟依华的讲话精神是“深刻反省、策励未来”。“深刻反省”这类用词的出现,表明钟依华已经意识到了iDPBG的两大管理问题——不良率过高、产品质量控制存在疏漏。
这一讲话的部分内容刊登在了2013年2月28号出版的《鸿桥》杂志上。《鸿桥》是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内部刊物。而作为iDPBG原副总经理,钟成裕对于事业群上述重大问题同样难脱干系。正是在与苹果公司就500万~800万部手机的后续处理问题上,钟成裕与苹果方面负责人发生了冲突。
爆料钟成裕离任的iDPBG员工透露:“CY(即钟成裕,本报注)3月25日去见客户谈判,不知为何与客户吵架。 后来郭台铭给他打电话,他却与郭争执起来。然后下午CY就没来……”
也是在此情形下,郭台铭选择了鸿海内部核心高管中资历较浅且任职履历欠缺生产线管理经验的陈辉龙出掌iDPBG。
上一篇 : 曾为陈小春推油 揭张柏芝风流情史 下一篇 : 暂无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