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11-15
浏览量:
10岁的小杰(化名)有一个形影不离的“伙伴”——350度的近视眼镜,而他们班里,与小杰一样戴着眼镜的还有15个同学。六一儿童节前夕,本报联合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对小杰所在班的76名学生进行了视力检测,结果发现该班仅有17个娃视力正常。
76人中仅3人视力达到1.5
5月28日,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医务人员对渭南市实验小学四年级一个班学生进行了视力检测,该班共76名学生,年龄段集中在9至10岁间。该院儿保科副主任曹敏晖介绍,参考国家视力标准,这些学生的视力普遍应至少达到1.0。根据这一标准,调查结果显示,76名学生中,仅有17名学生(占比约22%)视力达到或超出1.0,其中3人的双眼视力达到1.5。其余近78%的学生视力不良,其中21%学生为单眼视力不良,57%学生为双眼视力不良。在近八成视力不良的学生中,11个孩子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在0.3以下。
对于视力低于0.3的学生,曹敏辉提醒,这已经属于中重度视力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学生两眼之间的视力差距是否过大,学生单眼视力过低的问题,家长要尤其重视。
“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于1.0,都应到专科医院接受诊治。”曹敏辉表示,视力出现问题应尽早诊治。
记者发现,该班有16名学生已佩戴了眼镜,其中9人为双眼近视,7人为近视加散光。戴眼镜的孩子中多数人表示,平时不常戴或不戴眼镜。原因是家长认为,配戴眼镜会让他们的度数增长。
小华(化名)是从一年级下学期就开始戴散光眼镜的,据小华的妈妈说,她发现孩子看电视时总歪头,所以带她去医院检查,发现近视度数分别是50度和150度,当即给小华配了眼镜。截至目前,小华的眼镜度数已达到275度和325度。
“佩戴眼镜可以控制度数。”曹敏辉表示,不戴眼镜时,孩子们可能为了看清黑板上的字不断调整视力焦距,这也是一种不自觉地过度用眼,对眼睛伤害更大。
原因分析
电子产品或是视力问题“元凶”
专家:孩子花费在电子产品方面的时间越来越久也是“陪伴”缺失的表现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出现视力问题?根据检测的结果,记者通过对该班学生写作业时间,以及电子产品的拥有率、使用时间、使用功能等问题做了调查,希望能引起家长的注意。
做作业致视力下降可能性较小
你每天花费多长时间做家庭作业?47%的学生表示“30分钟以内”,34%的学生则是介于“半小时至1小时之间”,另有19%的学生需要1小时以上才能做完。
“关键是坐姿和用眼时间。”曹敏辉分析,单从学生做作业的时间来看,该班学生由于做作业而损伤视力的可能性较小。对于写作业超过40分钟的学生,她建议学生以40分钟为节点,要停下来缓解一下眼睛,在保证手部干净的情况下,可以做做眼保健操或眺望一下远处。
“我们每天早上和下午第二节课下课时间,都会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该班班主任安老师表示,学生的作业大多在学校就能完成,但近两年体检结果看,学生近视情况呈上升趋势。
学习机对视力的伤害不容忽视
你是否有手机?全班76名学生中,有44人表示“有自己的手机”,即手机拥有率近58%。而没有自己手机的学生中,72%的学生会使用家长的手机;你平时玩手机的时间有多长?每天玩的学生中,玩手机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的有91%;大于30分钟,小于1小时的有9%。只在周末玩的学生中,91%在30分钟以内,9%则超过1小时;你用手机做什么?调查问卷设置了玩手游、上社交软件、阅读、打电话这几个选项。其中,玩手游学生占64%,上微信、QQ的学生有9%,用于看新闻、笑话等达到4%,仅用于打电话的学生有23%。
除手机外,你是否有其他电子玩具?82%学生回答“有”,包括电脑、平板电脑、游戏机等。对此,曹敏辉表示,由于电子产品用途不同,家长的认知也会存在盲点。譬如面对一台学习机和一台平板电脑,家长可能会倾向让孩子使用学习机,但会忽略学习机对孩子视力的伤害。
“电子产品可能就是孩子视力下降的主因,尽量不要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曹敏辉说,屏幕小、色彩艳丽等是电子产品的一些共性,都易造成孩子眼睛疲劳甚至过度用眼。尽管6岁及以上孩子的视力已能达到1.0以上,但其眼部生理结构、功能都还在发育,切莫过度用眼。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曹强表示,孩子花费在电子产品方面的时间越来越久,也是“陪伴”缺失的表现,家长应适时进行反思。
户外运动有助于缓解用眼疲劳
你每天都有户外运动吗?有4%的学生每天放学后会进行30分钟以内的户外活动,17%的同学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79%的同学会活动一小时以上。
一学生家长说,由于学校空间和绿化有限,她几乎每天都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至少一个半小时。
“户外运动有助于缓解用眼疲劳。”曹敏辉说,户外运动将孩子从电子产品中解放了出来,也有利于调解血液循环,可有效缓解眼部疲劳,家长应多带领孩子参加户外运动。
上一篇 : 曾为陈小春推油 揭张柏芝风流情史 下一篇 : 暂无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