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学了三种不同的专业,但杨兴平却时时在想着怎么把它们融合到一起。“在学习中,我没有因为学了新的专业就把旧的完全放弃,只是把它暂时放在一边。当我思考问题时,我会随时回忆起以前的东西,把新学的和以前学的结合起来。”这种学习思路使杨兴平的研究视野一下扩大了很多,高质量论文的频频发表,就是表现之一。而教授的赏识,更坚定了他在这方面的探索。
临近毕业,学生需要确定博士毕业论文题目,杨兴平很自然地写下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核电站自动控制系统》,把他所学的三个学科都融合了进去。“当时,我把在国内学过的核电站知识和自动控制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结合起来,很轻松就推出了一套以智能的计算机系统去控制核电站的方案。”杨兴平的这种思路得到了导师的高度评价。
不同的专业训练了杨兴平善于用学科融合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虽然,学生时代的杨兴平并没意识到这种融合的思维方式能够成为他日后成功的秘诀,但尝到甜头的他,认为这是一种好方法。“这种整合的理念一直影响着我,使我在很多时候拥有比别人开阔的思路。”
理念和现实之间隔着市场
如果说把融合的思路运用到学习中,是杨兴平在学生时代的无意而为,那么,毕业后,把这种融合的理念运用在工作中,则是杨兴平的有意而为。
在这方面杨兴平做过三次失败的尝试,不同的是,这回他把理念变成现实。可惜的是,技术与市场的脱节,使他的三次尝试都没能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第一次是在1992年,杨兴平应他的几个导师之邀,到波士顿加入了他们自己创办的一个公司,他们希望把大学的研究成果转换成商业化的产品,即研发将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于核电站的技术。但实际上这是非常专业化的研究,路很窄,因为美国加起来也只有几十个核电站,充其量就有几十个用户。市场告诉杨兴平他们,这是行不通的。
上一篇 : 危机管理要避免哪些误区?
下一篇 : 冰淇淋 炎炎夏日勿贪吃冰淇淋 当心变成冻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