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行业资讯安全防护智能家居与安防四点分工协作

智能家居与安防四点分工协作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5

浏览量:    

核心提示:智能家居的概念虽然在中国的推广时间已有6、7年之久,但它仍然是一个新的市场。目前,其生产厂商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上海和北

智能家居与安防四点分工协作

智能家居的概念虽然在中国的推广时间已有6、7年之久,但它仍然是一个新的市场。目前,其生产厂商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上海和北京等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如果用完全意义上的智能家居来衡量这些厂家的话,可能就寥寥无几。但是若将传统的安防生产厂家,比如说门禁、对讲、监控、防盗、三表抄送、综合布线、信息家电等各类厂家,以及智能化系统分销商、集成商纳入进来的话,那么智能家居产品的生产厂家,就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了。

  近年来,智能家居系统的销售数量呈现上升的势头,智能家居市场的概念产品从南方沿海地区和内地大中型城市已经辐射到西部地区。另外,2011年我国出台《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把智能家居列入国家重点发展和扶持的对象,2013年国务院鼓励民间资本投向物联网应用,未来我国智能家居将迎来需求高峰期。

  一、从安防角度看智能家居行业现状

  智能家居最早兴起于国外,进入我国也只有十几年的历史,经过这十几年的艰难长跑历程,目前智能家居在我国已初现端倪,消费者对其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度。就行业发展来说,率先涉足智能家居市场的企业多为安防从业者,有其行业局限性。如灯光控制,安防企业擅长弱电,一般使用直流继电器,单路负载较低,一般不超过20瓦,照明压力偏大,限制了适用范围。同一环节,欧美品牌多使用交流接触器,单路载荷最低也能负担1000瓦。

  另一方面,安防业使用入侵探测器,就安防功能来说,识别入侵与否是主要诉求。直接套用至智能家居则不能满足需求,智能家居强调存在感知,除了防范入侵,对用户的出或入、房内有人与否都应对系统有反馈。对此,需要探测器具有入侵探测以外的微动、存在判断等功能。目前,国内掌握存对探测技术的企业为数不多。

  不同于欧美家居用户的自装自维护习惯,目前我国智能家居市场主要面向高端住宅,用户更关心使用效果,传统的安防式服务,响应周期长,系统人为干预多,都极大的降低了产品美誉度,智能家居企业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整合资源,优化设计、安装、维护环节。

  安防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规模化的市场环境,低劣产品也有相当市场。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市场确实需要大量低价劣质产品,大量的市场需求进一步降低劣质产品的成本,更多的竞争也进一步加剧以品质换成本的程度。而且,不同于一般消费品,电子产品从外观很难判断产品优劣。很多低劣产品外壳新颖,电路板光鲜,看着也没什么问题。但最重要的元器件品质才是成本关键,用户凭外观很难判断。

  对此,从业相关者也自然心知肚明,坏了保修,态度良好。问题在于保修期外,某些产品所谓保修期亦即设备寿命期,保内修修补补尚堪使用,过保就面临大量设备故障高发,设备稳定度低下,修也不是不修也不是。而很多用户必须使用安防设备,买了坏,坏了修,过保再买,重复着恶性循环。在安防行业,此种无奈确实存在。

  智能家居市场则是另外一种情况,安防式低劣产品并不适用。首先,从产量上来说,目前智能家居市场并无安防市场那么大的体量,无法有效摊薄成本,所谓低价策略没有明显优势。其次,不同于安防相对简单成熟的结构,智能家居市场,国外竞争者的存在拉高了技术门槛,低劣产品无法满足设备功能需求。再次,目前智能家居用户以高端个人用户居多,诉求强烈,随坏随修的模式并不能满足此类用户的要求。近几年智能家居市场脚步明显放缓,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企业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投入更多精力优化系统,改良设备。

  二、行业发展趋势

  产业化的专业分工将逐渐形成,目前智能家居产业缺少顶层规划设计,品牌聚集度不高,生产规模一直没有实现产业级量产。智能家居产品生产业态复杂,涉及技术类别多,而安防企业现有技术虽有共通性,但并不适应智能家居的技术要求。近年市场的反应也表现出,高歌猛进的产品更新已明显放缓。当今智能家居行业并没有支柱型企业,各企业研发的功利性也过强。当自身的业态不能满足产品需求时,合作便成为一种互赢的模式。产业化的专业分工协作将从以下几个热点单元展开:

  (一)主控软件单元

  智能家居的平台软件多为自家研发,即谁的产品谁提供软件。绝大多数软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完成度并不高。主要体现在:功能单一,扩展功能差或不存在;设计缺乏人性化,操作繁琐;稳定性存疑,BUG多。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加大投入,用心做好软件,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现成资源或者模块化分摊开发。随着时间的推进,硬件设备越发功能强大成本低廉,智能家居平台运行现有的成熟操作系统(如手机操作系统)并不困难,一次性解决兼容性、扩展性问题。另外,也可在联盟下分模块开发专业软件,规范硬件条件,量身定制,系统效率更有保证。

  (二)控制显示单元

  核心控制与中心显示是有机的一个整体,控制意图通过中心显示来表述,人性化控制方案的取舍也是靠操作中心显示屏来实现。这两部分缺一不可,切分二者表面看仅为不便,实则伤筋动骨。

  (三)探测通讯单元

  在国外成熟的安防市场中不乏以探测器为强项的知名厂商,探测器的研究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智能家居的探测器并不满足于运动探测,存在探测是发展方向,这方面不能走成本优先的老路,只有生产出优质可靠的产品,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四)末端执行单元

  末端执行单元的市场作用及容纳能力是最强的。它可以提升产品美誉度,不断满足人们对智能家居生活的需求,核心末端执行单元可由单一企业自身生产完成,周边末端执行单元的产品开发则可能需要众多的小微企业来完成。一个细小的发现也许就能满足家居生活的需求,众多小发现就会派生出大商机。

  基于智能识别的人员出入管理技术将替代传统安防人工设撤防方式安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从美国引入安防报警设备以来,不论有线、无线方式都需要人为干预系统,人工设撤防来管理系统,虽说近年有远程管理和ID、IC卡技术出现,但由于简单、可靠、低成本一直使人工手动设撤防方式雄霸国内外安防业半个世纪至今似乎无法撼动。

  所谓手动设撤防即为,将安防等级分为外出、在家、睡眠等场景模式,外出级为全探测模式,触发任意探测器就发送报警信号;在家级关闭全探测器,无报警;睡眠级只启动窗边的探测器,室内探测器不启动。

  使用过程中,通过手动操作切换各种模式,人为干预是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归根结底,这是因为系统缺乏状况判断能力,无法区分侵入者和用户,需要借助人智划分使用时段,场景模式下,触发相应探测器即为报警。虽然从逻辑上来说,这样也能满足安防需求,但也变相绑架了用户,转嫁误报风险。以外出、在家、睡眠三模式来说,用户需要进门切换在家模式、睡觉切换睡眠模式,出门切换外出模式,误操作、漏操作都将直接导致误报。对于博物馆类的公共设施,安防作为工作的一部分,运用此法倒也无妨,但对于一般家庭用户,显然要求过高,此类所谓智能安防,着实智能有限。

  基于智能识别的人员出入管理技术的核心理念为排除人工操作,独立负担全天候的系统运行。取消设撤防概念,系统统一判断上传的探测器信息,区分用户、访客、入侵者。具体分为:进户环节,通过滚码流、利用远距离RFID等技术判断用户为合法,合法用户从入户门带入的人员为访客,通过红外或视频判断对访客计数,除此之外即为侵入者。户内环节,窗户等与外界接触部位,装设方向性红外幕帘探测器,室内向窗户方向的启始运动为合法,不报警;室外向室内方向的启始运动为非法,报警。

  至此,传统安防环节完成,用户并不需要刻意进行操作,与普通住户无异。通过此系统,还能拓展智能化相关功能,如背景音乐跟随播放、基于人数的新风功率控制、中央空调的智能开启和关闭等等。

  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至今,好高骛远的风气已渐渐淡化,华而不实的功能,繁琐的操作频繁考验着本就不高的系统稳定性。所幸,多数从业者逐渐回忆起智能家居的初衷,为用户提供更便捷舒适的生活,比日常生活更简化的操作、更贴心的服务。稳步发展不冒进,加大资金投入,重视研发的企业将大有作为,科幻电影般的智能家居生活就在不远的将来。

上一篇 : 养猪户:从未见过这个涨法             下一篇 : 麻花机 的花机工作原理和使用技巧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