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5
浏览量:
日前,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如约举行。相比往年,参展的风能企业少了,巨幅广告也寥寥无几,但游走在各个场馆内,却明显感觉到,观众的热情度更高了,展商的诉求也越发明确,有来证明自己还活着的,有精神抖擞专注新品推广的,有全力以赴引导市场需求的。
而这里面,有头次参展重装亮相博得满堂喝彩的,也有往年熙熙攘攘今日却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更有矢志不渝终收得云开雾散的,甚至还有起起落落后卷土重来的。
各种发布会上人头攒动,这固然让人振奋,而那些消失的,更让人唏嘘不已。
而更有意思的是,相比往年的波澜不惊,今年的对话却是处处有“包袱”,不经意间更是暗藏杀机,尤其是在群雄备至的风电制造商论坛上。这里不乏多年来一直坚守的老面孔,但更多的却是新鲜面孔,碰撞中,或者稳健老成,或者意气风发,这些在风电市场中搏杀的舵手们个性愈加鲜明;而谈笑间,风电市场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就一幕幕在眼前铺展开来。
还有什么能比原生态地呈现更有敬意的呢?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海波:这两年我们的困惑
风电行业的生产、制造和交付过程,与很多传统产业尤其是汽车行业差距极大,我们也在挑战这件事情,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在这样一个需求不断变化的市场里,怎样让零部件质量稳定下来——这是我们这两年面临的挑战。
国家能源局最近出台了几个政策,我觉得对行业发展非常好。第一个是关于配额制的。经过多年的酝酿,终于出了一个讨论稿,这是保证风电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性能源的一个“宪法”。第二个是关于风电机组认证规范的,它对行业长期发展非常有帮助。风电行业这几年总是出现一些恶性事故,主要问题是在设计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循了行业设计规范,认证是否达到了规范要求。没有这些认证,客户、投资人以及作为债权人的银行,都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这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再有就是关于质保期交接的问题。无论是对客户还是企业,这个规范都是一个依据,对行业发展很好。至于发改委可能下调风电电价这事我是这样一个观点:任何一个制度的出台,目的都是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风电是国家多次鼓励并放在战略层面的新型事物,任何一个机构出台的政策都不应该跟战略相冲突。
维斯塔斯亚太中国区总裁博飞:是时候改变了
在中国我们仍然关注装机容量,并希望用最低成本实现最大装机,同时,我们还会进一步关注利用风电为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给中国带来最新的技术,我们也会向中国市场推出一些新的产品。
在中国的风电市场上有着不同类型的客户,有传统的国电,有省级企业,还有政府,还有公共伙伴关系、私人投资者等,他们的进入使得风电市场更加成熟。每一个客户群的需要都不同,因此我们也在建立新的、更为灵活的服务组合,满足包括从整机、风险分担一直到零部件等客户需要的各种服务。
维斯塔斯的产品主要是针对高速和中速风速,在这方面我们有着非常强的实力。但中国的装机速度比任何国家都要快,特别是在低风速和超低风速上,因此我们的产品就必须要从高中风速拓展到低和超低风速。我们的全新战略是V110-2兆瓦和V100-2兆瓦机型,另外,我们还给市场带来了运维和服务方面的专业知识,这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产业链条。从我自己到我们的员工,包括我们的CEO和董事会,都希望能把维斯塔斯最优秀的东西带给市场。我不愿意评价我的前任,但是在这方面他们确实做得不是特别好。现在我们希望能够改变,也是时候改变了。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褚景春:系统内外并举
自2007年成立到现在,联合动力走过了7年历程。一直到2011年,我们的风电机组都主要是供给国电集团。此后,随着产能的扩大,今年我们系统内的风机供给占六成,系统外占四成。行业内的同行可能一直都认为联合动力的风机都给自己家用了,实际上的数据不是这样的。联合动力这几年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作为一个市场化企业,面向海内外是联合动力的必然选择。发展初期,我们有国电集团的支持,再加上产能有限等因素,供给集团是一个必然。随着企业的发展,今年联合动力在去年基础上可能要增加一倍的出货量;市场的需求提高了,这不仅是国电自身的需要,也有系统外诸多风电投资商的需求。
未来,联合动力将是系统内外并举,这就是一个市场化企业内在发展的需要,没有别的选择。系统内的业主和系统外的业主一样,对于我们都是独立法人的经营单位,我们都一样要提供性能优越、质量可靠、服务周到还要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雷:我们希望能有所颠覆
让我们来看看太阳能行业。一瓦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1970年是100美元,2008年是6美元,2013年则是0.6美元。如果再过5年,太阳能电池板成本再降90%,能源格局会怎么样?这就是典型的摩尔定律。到了2020年,太阳能成本非常有可能远远低于风电、煤炭的成本。与此同时,大家也不要忘记,储能电池也正在发展。再过5年、10年会怎么样?到时候,用很低成本的太阳能电池板,配上很低成本的储能电池,每一个工商业企业将会自给自足,这个时候国家会怎么想?是不是还有必要让你们搞风电?还有没有必要在海上这么搞?这是远景的忧虑。
我们一直在琢磨,在风能行业是不是也可以走出一条摩尔曲线。所以,这方面我们做得很另类,我们希望能够有所颠覆。就像2009年,我们第一个想能否把1.5兆瓦风机的叶片做到87米长。我们为什么要做智能风机?为什么要做海上的局部变桨,把叶片做得像飞机叶片一样?我们如何能够为这个行业提供免费的软件平台,让从风电运营商、投资商到资产管理者,再到配套企业,都能利用这个平台不断降低成本——这是我们在思考的,用互联网精神来革新风电成本。
我对风电还是充满信心的,而且这个市场变得越来越理性。不管化石能源时代是否会结束,它结束的前提肯定不是化石能源用完了,就像石器时代的结束,并不是石头用完了,而是出现了一样更令人震惊的技术,那就是青铜器。我们关注风电技术时,首先要看到是不是有新技术在颠覆这个行业,同时如果从业者不敢突破常规,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技术创新,进行孜孜不倦的追求?
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张启应:坚持下去必将成功
现在的环境是这样的:首先资源越来越稀缺;其次,国家政策存在不确定性,比如海上风电的电价之前说0.85元,后来是0.75元;此外,我们和开发商为质保的问题讨论来讨论去,没有达成一致,在体制和质量上没有形成共识。
这些给我们的融资方、银行也带来了不确定性——他们的信心是否依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低电价时代保持风能的可持续发展。这首先需要明确可再生能源、风能在未来国家的能源结构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另外,毕竟风能比常规能源贵,可以支持一段时间,但是不能一直养活下去,所以必须要走向低成本,而有效的解决方案就在于创新。
过去7年,中国风能走过了欧洲风能30年的历程,做了一个比较漂亮的弯道超车。今天,我们已站在世界前列,怎么让风机持续发展下去?这需要抓住行业特点进行深入、全方位的创新。我们毕竟不是IT行业,而是批量制造的整机制造业,要长期可持续发展,就要让风机更轻,成本更低。我们从2008年开始了SCD项目,经过6年开发,投入非常大,时间也比较长,但非常欣慰的是,目前不管是在海上还是在陆上都很好。接下来我们会在海上、在台风区推两叶片的机型,同时,也推出低风速和超低风速的解决方案。
我觉得最主要的精神是坚持,坚韧。我欣赏一句话,坚持下去,你必将成功。
上一篇 : 养猪户:从未见过这个涨法 下一篇 : 麻花机 的花机工作原理和使用技巧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