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2-28
浏览量:
记者 赵全福 通讯员 曹应森
金秋时节,定西市安定区百万亩马铃薯喜获丰收。田间地头、运销路上、交易市场、加工车间……处处飘溢着浓郁的薯香。从过去粗放式生产到如今集约式经营的转变;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从“马铃薯之乡”到如今打造“中国薯都”核心区的跨越———安定区马铃薯产业的精彩嬗变实现了全方位战略升级,“定西马铃薯”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张亮丽的名片。实施种子工程,“小土豆”成“金种子”
如何才能破解马铃薯产业的制约“瓶颈”,如何才能催生“薯都”产业革命,安定区围绕建设全国最大的县(区)级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基地的目标定位,依托甘肃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加快马铃薯良种引进、研发、快繁和推广步伐,对优势当家品种进行脱毒快繁,使优势当家品种焕发新活力,优势显得更强势;大胆尝试引进试验推广新品种,使新品种生根发芽结硕果。通过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孕育了薯业新希望,打造了薯业新高地。
沿定临公路西行约5公里,西川种薯繁育区集中了爱兰、百泉、凯凯、旱农中心、马铃薯研究所、农夫薯园等多家种薯企业,在这里记者目睹了一粒粒良种从组培苗到商品薯“一家四代”不平凡的繁育过程。
定西市凯凯生态园植物快繁有限公司是国内同类地区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的一家现代制种企业,公司通过技术引进攻关,采取脱毒马铃薯组培苗快繁培养基配方技术将脱毒苗繁育周期从以前的30天缩短到15天,降低了种薯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提高了1倍。
“科技助推了马铃薯的诞生,公司今年应用了新研发的马铃薯组培苗切段培养与扦插快繁技术,解决了组培苗生长不整齐的问题,可使组培苗成本降低15%,微型原原种繁育成本降低30%左右。”总经理李恺欣慰地说。目前该公司年可繁育组培苗1亿株、原原种1.5亿粒、原种8000吨、一级种6000吨,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
“马铃薯产业发展差距在科技,潜力也在科技。种薯脱毒解决了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由于品种退化而出现病毒,从而导致薯块畸形和烂薯率
高、不耐贮存等问题,使种薯生产更健壮,产量更高,品质更好,更耐贮存。”区种子管理站副站长胡汉民深有感触地说,“科技支撑了我区马铃薯良种繁育,加快了马铃薯良种引进、研发、快繁和推广步伐,形成了‘脱毒苗—原原种—原种—一级种’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推广体系。”
目前全区共有种薯企业17家,年生产马铃薯原原种3.6亿粒,占全省生产总量的58%。今年该区与6家种薯企业订单生产微型薯9000万粒。区财政筹措马铃薯良种调运资金1300万元,采取统一调运、补贴投放的方式,在全区建立原种扩繁基地1.8万亩、一级种扩繁基地12万亩、二级种扩繁基地45万亩,脱毒种薯覆盖率达到100%。
打造“样板”工程,“盆景”变“风景”
农业增效的潜力在产业化,产业化的关键在现代综合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安定区坚持以工业化思维谋划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升,打造示范区开启农业新起点,注入新科技塑造农业新模式,延伸产业链构建农业新格局,做大做强做优马铃薯产业,使之成为安定农业发展的支柱和山地旱地发展高效农业的样板,引领了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发展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是必然之路。该区探索实践“公司+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打破地域、行业界限,把资金、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种植大户集中,实现了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标准化、规模化,使马铃薯由盆景变风景,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走进“定渭”公路沿线的香泉镇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香泉村核心片区,黑色地膜覆盖种植的马铃薯茎秆粗壮,叶片硕大,长势茂盛,10台大型机械正在区农业技术员的指导下进行机械化喷施药品,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进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刚刚喷施过药水的马铃薯焕发出勃勃生机。
“现在是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关键时期,要提前预防,科学防治,把这片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成‘样板田’,科技田,高产田。”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李继明满怀信心地说,“示范区按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要求,采取集成配套高端品种、种薯包衣、测土配方施肥、节水膜下滴灌、全程机械化耕作、病虫害程序化防控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心打造高标准、高科技、高效益种薯生产示范基地。”
该示范基地按照“一心两翼”布局建设,总面积1.5万亩,镇上创新经营机制,在核心片区与定西马铃薯研究所、爱兰薯业、百泉、凯凯和农夫薯园等五家种薯企业联手,在原种扩繁区采取一次性土地流转5000亩,由种薯企业集约化经营;由瑞丰、百泉等种薯企业按照“企业供种、农户种植、订单收购”的机制,在香泉镇马莲、陈家洼村建立马铃薯一级种扩繁区10000亩。
核心片区涉及香泉村四个社292户中,每家有2人以上外出从事牛肉面经营、经商、打工的占到95%以上,举家外出者多达120多户。“现在年轻人都搞劳务输转,在地里干活的都是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庄稼汉,地多人少,还有撂荒地的问题存在。”香泉村委会主任肖国山感慨地说,“土地流转解决了我村的大问题,地有人种了,农民流转土地的收入,再加上外出务工的收入,即便不外出,还可以抽空在基地上去打工,得到双份收入,很划算。”
马铃薯的运作方式不同,生产模式不同,种植技术不同,收获就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区农技中心技术员赵伟涛告诉记者,安定区综合推广“黑色全膜覆盖+脱毒种薯应用+配方施肥+机械耕作+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马铃薯抗旱高产栽培技术,抗旱增产效果更明显,机械化耕作覆盖面更广,田间管理更趋于科学化,实现了马铃薯产业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今年,只要采取马铃薯抗旱综合技术种植方式,马铃薯产量稳定在4000斤/亩以上,与传统种植亩产相差1000多斤。
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结合,安定区按照“区域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原则,以“示范片带、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建设为抓手,2013年全区落实马铃薯种植107.2万亩,其中以黑膜全覆盖为主建立良种扩繁、优质商品薯和专用加工薯三大标准化示范基地85.6万亩。
树立品牌效应,商品成精品
品牌是市场的身份证和通行证。如何在产业化路子上提高“定西马铃薯”品牌的“含金量”、扩大其影响力,是安定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升的破题之作。
近年来,安定区高度重视品牌效应,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依托“中国马铃薯之乡”地域品牌优势,相继注册了“新大坪”、“鲁家沟”等10多个商标,主打原产地认证、绿色A级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定西马铃薯产地商标共享品牌。2012年,“定西马铃薯”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提高了安定马铃薯知名度,“定西马铃薯”已经成为安定农产品走向市场的第一品牌。
当商品提升为品牌后,它的经济价值发生了质的飞跃。安定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把单打独斗的贩运户凝聚成“抱团”合作的营销队伍,把鲜薯外销与精深加工相结合,提高了马铃薯的附加值。
“在营销方面实现由传统经营向品牌营销转变。要以北京新发地定西马铃薯电子交易中心和郑州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为平台,主打‘定西马铃薯’这一品牌,积极发展期货交易、电子交易和网上交易,大力推行网络购销和品牌营销。”安定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赵众炜对全区马铃薯品牌营销信心百倍。今后,人们不出门就可知“天下事”,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马铃薯交易赚大钱。
当商品提升为品牌后,它的社会效应日益显现。2001年以来,该区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二届马铃薯经贸洽谈会。每年一届的“洽谈会”,真诚邀请到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国内各级新闻媒体和中外客商,通过宣传推介、洽谈交流、参观考察、专家论坛等形式,为马铃薯产品的转化搭建了平台,又为马铃薯产业的深度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支点,产生了良好的节会宣传效应,向世人全面展示马铃薯产业开发成果,全方位展示安定新形象。
当商品提升为品牌后,它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了,它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安定区坚持把开发特色产业和发展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弘扬马铃薯精神,发展马铃薯文化,着力提升马铃薯产业的软实力。于是,“定西马铃薯”品牌便演绎成一道菜,这道菜便是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烹饪的“土豆宴”菜肴;一支歌,歌名就是著名诗人成倬填词的《洋芋蛋之歌》;一组画,画册就是由摄影、美术、书法、剪纸等几百幅作品组成的《魅力安定》;一台戏,大型地方剧《泛金的黄土地》艺术地再现了定西马铃薯从救命薯——脱贫薯——致富薯的演变过程;一部片,电视专题片《绿色的希望》用视觉艺术形式全方位地给人们展示着定西人民的希冀……
上一篇 : 30亿元高铁市场或将掀起安防行业淘金热 下一篇 : 手动灌肠机 手动灌肠机好用吗?手动灌肠机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