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5
浏览量:
出校门,他离开农村,在繁华的大城市为自己的生活奔走;如今,他深深的扎根在生他养他的热土追逐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农民”。他,就是偃师市大口镇山张村的温蓓厚,一个80后,在家乡用自己的胆识和执着开创自己人生中的新事业,在大山深处把一块块荒地变成一片片核桃林。
车辆行驶在大山路上,道路两边,青山高耸,小溪潺潺,空气清新,几户农家庄园错落有致,胜似世外桃源。
下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向大山深处走去,环境优美、鸟语花香,呼吸着纯净的空气,让人陶醉。步行约5分钟,原本杳无人烟的大山中,突然听到了隆隆的机器声。温蓓厚正独自一人驾驶着一辆四轮车来回穿梭在核桃林中。只见他衣着普通,个头不高,鞋上粘满泥土,眼前的形象很难让人把他和“金富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联系到一起。
1981年出生的温蓓厚,刚初中毕业就和父亲一块儿跑客运,后来到偃师某单位当了5年司机,因为学历低、无技术,找不到好的工作,他自费读完了函授大专的课程。频繁的更换工作让他几年下来,依然还一个“穷小子”,现实与理想的巨大的差距,这让他对城市美好生活感到失望。
2006年,他决定辞职返乡创业。回到家,他把自己干石料厂的想法告诉了家人,刚开始家人都不支持:“因为家里穷,没有能力去折腾,何况石料厂也不容易干,弄不好会倾家荡产的!”看到家人的不理解,他很无奈,但他坚持创业、脱贫致富的信念从未被磨灭。
“在农村,只有在外面混不下去的人才回家,当时我想回家创业,很多人都瞧不起我。”温蓓厚说,后来他用父亲借给他的钱加上自己不多的积蓄,以13万元买下了邻村的一个小石料厂,厂里只有一台小破石机和十几辆架子车。
“厂里的工人都是附近的乡亲,不能让他们冒着危险干活。”为了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效率,温蓓厚卖掉了结婚时买的车,又向银行贷款,购置新设备,开始流水线生产。因为他以诚待人,诚信经营,深得同行们及附近群众的赞扬。凭着他的一股子好学、认真、细心的精神,他的事业开始蒸蒸日上。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良,利润也开始渐渐丰厚了起来,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还解决了村子附近70多人的就业问题。
手里有钱了,胆子也大了,视野也宽了。
说起农业创业的初衷,温蓓厚说:“看着山上光秃秃的,我老早就想着,啥时候能把荒山变成青山!”
山张村的地形是山地,老百姓依山势种植玉米和麦子,不仅不便收割,而且无法浇水,只能望天收,种地的积极性越来越低。
2011年,得知大口镇进行土地流转,温蓓厚意识到机会来了。他很快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承包了500亩山地,进行核桃、石榴规模种植。
“每棵树都是我看着长大的,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温蓓厚说,他看到了绿色农业的广阔发展前景,又在本村承包2000亩荒山,进行种树绿化。
“农业种植注重前期培育,至少3年才能挂果。你看那边那片石榴树,明年这个时候就能结果了,不久的将来我要把这片荒山变成我的绿色银行。”温蓓厚说。
致富后的温蓓厚不忘乡邻。2013年,偃师团市委发出倡议,在山区小学建立“爱心厨房”,温蓓厚闻讯后,积极响应,拿出5000元资金支持山村小学建设,在山张村小学建起了 “爱心厨房”,解决了该村小学师生的基本生活难题。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难不能难学生”,在2013年的“金秋助学”活动中,温蓓厚拿出2000元对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资助;今年开展的“爱心助学”活动中,他又积极响应,拿出3000元进行助学。
村里的一条小路,坑坑洼洼,一到雨季,影响群众出行。温蓓厚与村委会协商后,去年年初,自己拿出1万余元资金,配合村里硬化了300水泥路,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问题。他自掏腰包2万元,为村里的文化广场进行水泥硬化,安装健身器材,活跃了本村的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山张村每年庙会,他都会拿出3000到5000元的赞助费,今年他又为村里捐款7000元,用于购买大鼓和演出服装。
负责给山上果树浇水的 山张村村民张四化说:“今年天旱,山上的泉眼都干了,山张肖窑沟自然村15户34口人、22头牛、100多只羊吃水遇到困难,温蓓厚从村干部和村民口中知道这一情况后,每天开车去送水,送了一个多月。结果,公司旱死了300多棵树。”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坚持、守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大口镇山张村说到温蓓厚,人们都是竖着大拇指,都说这个年轻人有能耐。(王雷 陈鹏飞)
上一篇 : 叶檀:纸币泡沫推升金价 下一篇 : 巴氏灭菌机 巴氏杀菌机如何杀菌?巴士灭菌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