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5
浏览量:
一排排大棚鳞次栉比,一袋袋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蘑菇升柄展伞,菇农们忙着采摘菇、为菇棒浇水……8月下旬,记者走进壶关县龙泉镇小山南村食用菌生产基地,感受到食用菌生产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小山南村位于壶关县城西南3公里,要资源没资源,要企业没企业,在自然条件的限制下,村民们只能在几亩薄地里刨食,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发展出路究竟在 哪里?成为每届村干部的犯愁事。从2010年起,小山南村着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并实现了规模扩张、产业升级的跨越。目前全村60%的农户搞食用菌种植,仅 此一项户均增收6000余元。
一个昔日的贫困村,短短一年多时间,是如何走上食用菌种植这条“阳光大道”的?
2008年,毗连小山南村的紫团公司建起了两条食用菌生产线,引起了村民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2009年,该公司又投巨资建起了500栋大棚和一条菌 包生产线、一座菌种厂,并吸纳了村里60多人在公司上班。村民们第一次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亲眼目睹了食用菌产业的厚实收入。
村干部心动了,村民们眼馋了,内心创业激情与致富的冲动再也无法抵挡。经过反复琢磨与协商,村里决定依托紫团公司的技术优势和菌种优势,建立自己的食用菌生产大棚。
发展的“大盘子”敲定了,但是如何整合土地,如何筹措资金,如何管理大棚……一个个难题又迎面扑来。
为打消村民的疑虑,小山南村村委会制定出台优惠政策,调动和引导农民走食用菌致富的道路。
在土地整合上,村委会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整合了100亩地,解决了生产用地的难题;通过村民入股、信贷两种方式筹资350万元,克服了资金短缺的“瓶颈”。2010年4月,100栋食用菌大棚开工建设,当年8月便建成生产。
搞食用菌虽然投资不大、见效较快,但若技术稍有失误,管理稍有差错,就会导致血本无归。针对村民技术力量薄弱,实践经验不足的实际,小山南村村干部主动登门求贤,与紫团公司签署帮扶协议,在种植基地进行实地指导,培训技术人员,教农民科学种植。
销售解决不了,产品卖不出去,就不能转化为商品,更谈不上促进一个产业的良性发展。小山南村的做法是,依托紫团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形式带动农民栽植食用菌,从而增加菇农的收益,减少菇农抗风险的能力。
站在大棚内,望着满棚的蘑菇,韩月平笑得格外灿烂。在他眼里,这灰白色的小蘑菇将为他撑起增收的“致富伞”。“这蘑菇一年四季都能种,培料、灭菌、接 种都有技术人员指导,又不愁销路,是个致富好产业,比当初种玉米要强几十倍。一个大棚一年能赚3万元,我家3个大棚一年至少赚8万元!”
说起蘑菇,村民李光明的脸上写满了喜悦。他和女儿在大棚里干活,妻子担任技术员,全家一年净赚5万元,并在县城买上了楼房,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老李说:“食用菌产业让村民看到了 "钱"途,虽然比以前辛苦些,但能赚到钱,大伙儿也都高兴。”
激增的大棚,也让村里闲散的劳动力忙碌起来。见到村民姜先荣时,他正在大棚里采摘蘑菇。干净利落的动作,一点都看不出是个年过六旬的老人。老姜笑呵呵地说,在大棚里打工,管理、采摘,一年能挣1万多元。我正寻思着抽时间跟老伴出去旅游呢!
昔日在土地里刨坷垃的小山南村农民,真正体会到了点“菇”成金的魅力。
眼见真实惠,群众纷纷响应。今年1月,村委会决定,鼓励村民之间相互置换土地,实现规模经营。热情高涨的村民们很快流转整合了50亩连片土地,又通过亲友筹借、合股、入股等方式筹集到150万元的大棚建设资金。目前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预计10月份便可投入生产。
在瞄准市场,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同时,如何解决食用菌生产的 “废弃物”也是小山南村决策者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该村的构想是,把食用菌废弃培养基压缩成型木炭或加工成有机肥料,让一堆堆“废弃物”变成一个个 “金元宝”,为农民增收开辟新渠道。
“现在,小山南村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口上得去,我们就会实现新的突破,再上一个档次;上不去,我们的产业就有可能放缓,甚至退化。”村干 部宋义坦言,下一步,针对食用菌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村里将继续壮大食用菌生产规模,完善产业服务网络,提升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条,目标就是把食用菌做 成小山南村的一张 “名片”,争取到2013年,形成400栋大棚的生产规模,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
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济时期,供销社可是一块肥差,家里有人在供销社上班,就会让人羡慕不已。改革开放以后,商品流通日益发达,供销社的地位直线下降。 那么,供销社就没有什么作用了吗?农村便民店的建设和效果表明,答案是否定的。实践证明,只要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任何一个部门都能发挥作用。还是 那句老话: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山西要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目标,不能剔除“三农”的发展。农业、农村、农民要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我们的 一些部门,眼里只能看见“上面”,对“下面”向来是不屑一顾的,因此,老百姓伸着指头骂。事实上,如果能像供销社一样转变观念,真心诚意地想农民所想、做 农民所盼,肯定会得到老百姓的认可。“非不能也,是不为焉。”只要你愿意去做,你的形象就会高大,你的名声就会很好。
上一篇 : 30亿元高铁市场或将掀起安防行业淘金热 下一篇 : 手动灌肠机 手动灌肠机好用吗?手动灌肠机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