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农村创业致富创业项目蘑菇棚里 残疾夫妻实现创富梦

蘑菇棚里 残疾夫妻实现创富梦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5

浏览量:    

核心提示:  像这种新鲜的平菇,一到市场上能卖到6块钱一斤,还十分抢手!8月29日,在宜宾县蕨溪镇光华村的一蘑菇种植棚里,黄其松夫妇一

  “像这种新鲜的平菇,一到市场上能卖到6块钱一斤,还十分抢手!”8月29日,在宜宾县蕨溪镇光华村的一蘑菇种植棚里,黄其松夫妇一边采摘蘑菇,一边乐滋滋地告诉记者。

  黄其松夫妇都是残疾人,但却身残志坚,靠着不断努力,通过种植蘑菇,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人物。

  种植蘑菇尝甜头

  黄其松今年39岁,年幼时因摔伤落下残疾。2006年,他外出务工,但因身患残疾,又无技术特长,不仅没挣到钱,反而欠下几千元的债务。

  就在黄其松一筹莫展之际,2008年底,他在宜宾的农贸市场上偶然发现,人工种植的蘑菇销路颇好,心里便萌发了种蘑菇的念头。

  “当时一无资金,二无技术,就想先少量试着种种看。”黄其松告诉记者,他买了些培养料和菌种,放在几间破旧土木房的堂屋一角。同时找了些种植蘑菇的书籍,边干边学。在摸索之中,黄其松的第一批蘑菇上市了,除去成本,还有些赚,这对黄其松来说是个极大的鼓舞。

  掌握了种植技术后,2009年9月,黄其松和妻子翁绿容向亲戚借了3000元钱,在自家的耕地里挪出半亩地,修建了两个蘑菇种植大棚,扩大规模,种植平菇、木耳等。在原料、技术上,黄其松也不断进行创新。

  “培养料都是自己用废弃的稿秆粉碎后,经过消毒杀菌,再拌入菌种,分装成一袋一袋的菌袋,码放在棚里,这比起直接购买培养料要节约不少成本。”黄其松说,每个菌袋能使用两三次,用完后的培养废料经过处理后还可以入土作肥料,既不污染环境,又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滚大雪球创出事业

  “蘑菇长势很好,市场上买的人也多,经常出现买断货的情况。”翁绿容说,丈夫黄其松主要负责种植管理,自己就负责去农贸市场上销售,还有些商贩直接到蘑菇棚里来买。

  一年后,黄其松夫妇还清了所欠债务,手头上有了节余。夫妻俩一合计,索性将赚得的钱又修建了占地1亩的两个蘑菇棚,引进了球盖章菇、鸡腿菇等高品质蘑菇。

  “蘑菇很‘小气’,棚里要经常消毒。温度高了要通风降温,低了要进行保温。”黄其松说,通过自己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每个蘑菇袋要耗费成本3元钱,能生产出1斤半蘑菇。四个蘑菇棚一年下来能生产1.5万袋蘑菇,纯利还是有7万多元。

  “健全人能做到的,残疾人也能做到。下一步我们准备把赚得的钱不断投入生产,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谈起未来的发展,黄其松夫妇俩踌躇满志。

上一篇 : 30亿元高铁市场或将掀起安防行业淘金热             下一篇 : 手动灌肠机 手动灌肠机好用吗?手动灌肠机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