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8
浏览量:
老徐在察看结茧情况(图)
徐祖忠,福绵管理区樟木镇中村石奇岭自然村人,为人淳朴、做事能干且乐善好施,一直对种桑养蚕情有独钟,人称“老徐”。
2001年,老徐试着养蚕,种桑3亩多。至2006年这6年间,老徐一家仅养蚕一项年均收益超2万元。2006年他建起了一幢300多平方米的砖混楼房,当时就打算再扩种2亩多桑树。
6年过去,蚕桑产业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老徐的蚕也“越养越大”。
10月深秋季节,老徐的桑园里依旧一片碧绿,老徐两口子正忙着采摘桑叶。谈到种桑养蚕,老徐打开了话匣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养蚕12年,桑园面积由3亩多增到10亩多,翻了三番。”老徐晒开了自家的养蚕账本,“年收入也由1万多元,增至近5万元。”
面积大、收入高,老徐成了村里养蚕的“领头雁”。面积翻番、收入倍增,不仅得益于种蚕公司的支持,还有福绵这些年来启动的土地政策——土地流转。
“大部分田地是土地流转过来的。”老徐轻松地说,租金不算贵,卖两筐种蚕就能搞掂了。桑树全身都是宝,老徐还算了一小笔账:出售桑杆每亩收益约200元,可抵一年种桑购买化肥的开支。
尽管今年秋季旱情较重,桑叶长得少,只能养蚕12批。但庆幸的是,虽批数少些,但所养品种价格比普通品种高,每公斤种蚕仍涨到了46元,每亩收入近4000元。
“干这行很辛苦,一年累计干七八个月,大忙时还得请人帮忙。”老徐说,尽管如此,在家打工比外出打工更划算。
采撷好桑叶的老徐,来到了从村里租来的一间废弃蘑菇大棚里,大棚里是老徐养的结茧的种蚕和最后一批小蚕。
随着当地蚕桑产业的扩大,石奇岭自然村成了养蚕专业村,6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养蚕。由于种蚕公司技术指导到位,实行保价收购,价格稳中有升,种蚕粒大质好的,每公斤还能获一至两元的奖励。这些年,村里的养蚕数量和桑园面积逐年增加,种桑面积户均四五亩。
“‘蚕宝宝’给村民们换来了‘金元宝’”。老徐介绍,村民们集资修路也慷慨了,硬化1.6公里长的进村道路,村里人均出资就达1000多元。
上一篇 : 危机管理要避免哪些误区? 下一篇 : 冰淇淋 炎炎夏日勿贪吃冰淇淋 当心变成冻冻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