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1
浏览量:
每年的麦收季节,一些地方的农民往往将地头路旁的麦秸、麦糠当柴烧,有的干脆就地焚烧,致使麦田里烟雾缭绕,造成交通事故、火灾等险情不断,焚烧麦秸已成了让交通和环保部门头疼的事。今天,这种现象在山东莒县已经不存在了。
“现在不舍得烧了,这麦秸、麦糠可以直接卖钱,也可以沤肥种菜,既能省钱,菜还卖得好。”采访中,招贤镇村民管恩利告诉记者。
据莒县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莒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每年可产出农作物秸秆、秧蔓1亿多公斤。莒县通过招引项目拉动、发展生态农业带动等措施,让农民尝到了从“废物”中淘金的“甜头”。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莒县注重引进吃“秸秆”的项目,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招贤镇引进的由中国大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兴建的 黄粉虫养殖示范基地,通过利用麦秸生产高蛋白产品,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自从该基地建成投产后,方圆10余公里内的农民不出家门,每 吨秸秆就能卖200多元,废秸秆变成了“致富草”。
他们还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建成无公害蔬菜大棚、果品基地,要求农民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进行生产,同时通过明白纸、广播 等形式向农民宣传“农家肥”的好处,倡导使用麦秸、麦糠沤制的肥料。该县农民纷纷将多年不用的“土法子”重新应用起来,将麦秸、麦糠与粪尿混合一起,加上 适当的土沤制成肥。还有的直接将麦秸、麦糠垫在家畜圈中,使其自然发酵成肥。这样既节省了资源和资金投入,出产的“绿色蔬菜”、“绿色水果”深受客商青 睐。
据了解,目前该县已有70%以上的农户将麦秸、麦糠用来作肥料,没有大棚的农户纷纷将麦秸卖给有大棚的农户,当有些地方为农民焚烧麦秸而发愁时,这里的麦田不再烟雾缭绕。
上一篇 : 电子商务迎黄金发展期寻“中国亚马逊”(附 下一篇 : 片冰机制 片冰机制的工作原理与操作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