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2
浏览量:
8月29日徐水县东釜山乡东街村农民勾树敏一早就来到釜山脚下,看她的“宝贝”玉米:“专家建议我晚收,让玉米熟得透透的。我来看看长势,再请 教专家能不能收。”勾树敏的17亩“原生态”玉米确实“宝贝”——不用药物泡种浸种,耩地用的底肥全部是鸡粪、羊粪等有机肥料,追肥用的是价格不菲的芝麻 酱,除草不用除草剂而全部采用人工。
现年55岁的勾树敏瞄上有机玉米源于对健康的重视。她说:“我原本打算只种两垄‘不施药’的玉米供自家吃,后来觉得,不能只顾自己,买咱粮食的 人也该吃上这种玉米。”她认为,在人们更重视健康的今天,作为生产第一线的农民有义务提供更利于健康的农产品。今年5月中旬,她以“供自己家食用的标准” 种植了17亩“原生态”玉米,从选种、种植到除草全部按照有机标准,保证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她多次找河北农业大学的玉米专家咨询,还经常通过电话给专家描 述玉米的生长情况,听取专家建议。
勾树敏介绍,她种植的“原生态”玉米生长期为130天左右,比当地普通玉米的生长期长30到50天,每亩产量将达500公斤以上。种植投入高于 普通玉米,仅有机肥、芝麻酱和人工除草每亩就多投入近200元。之所以用芝麻酱代替化肥,是由于当地香油作坊多,芝麻酱是这些作坊的下脚料。因为属于春播 玉米,病虫害较小,人工除草就成了大事。今年她雇用7名妇女顶着烈日在玉米地里耪草,用工费就花掉1000多元。“我这种玉米籽粒实,收获后我要一粒粒地 挑选最饱实的碾成糁儿,以每公斤高出普通玉米2元左右的价格打入超市,决不掺假。”勾树敏对她的玉米很有信心。
如今,勾树敏已经接到了来自北京的好几张“原生态”玉米订单。同时,在市、县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她牵头成立了釜山绿泉农作物专业合作社,为她的“宝贝”玉米申请了“釜源”商标。下一步,她还计划办理有机证书,等市场销路打开后在合作社内部大规模推广。
作为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勾树敏迫切希望,能有人为她推广“原生态”农业提供更先进实用的技术,能有更完备的市场监管保证她的“原生态”玉米“本色”地走上消费者的餐桌!
上一篇 : 谷歌负责人谈移动商务:本地和移动相结合 下一篇 : 摇滚烧鸡炉 五排摇滚烤鸡炉和六排摇滚烤鸡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