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1
浏览量:
在李金侠的影响下,村子有8户也开始养殖,其中三户上了1000对,均由李金侠一手包销。后来,李金侠觉得:特种养殖是一条艰辛而坎坷的路,但 它的前景是无限光明的,在今后5至10年中发展是无限量的。她要尽快成立一个协会,带动村民发展肉鸽,让肉鸽这一产业成为本村,甚至本镇的一个产业。
几经周折,精心筹备的肉鸽养殖合作社终于成立了。几年来,她以合作社为平台,为养殖户提供服务,定期召开社员会议,分析各阶段容易出现的病情, 讨论用药处方,分析药理性能,安排鸽舍防疫保洁工作,预防疾病的发生。尤其在春秋换季时节,她根据自己多年饲养经验,制定一整套防御措施,发放到每位养殖 户手中,确保肉鸽健康生长。
对参加合作社的社员,李金侠总是从基础设施入手,一直到鸽群的运送到位,都要手把手的进行指导。以前人们养殖大都采用石棉瓦棚,此种结构鸽棚透 光性能差,成本高,不能适应鸽子的生长需要,经过她的改良,现在的鸽舍全部改为槊料大棚,这种棚的特性是投资少,冬暖夏凉,采光面好,利用率高。通过改 造,每户养殖户的基础设施成本降低了一半,群众高兴得说“槊料大棚经济实惠,合作社想的真周全”。
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改变以往分散进料的做法,合作社实行统一进料的办法,由养殖户各自出资,合作社安排人员负责饲料采集,经过多方筛选,直接在 货源地购买饲料,既降低了饲料价格,还避免了霉变饲料进入养殖场,保证了鸽子的质量,减少了疾病,肉鸽产品深受客户青睐,现在所有鸽子实现了销售不出门, 还远销上海、广东等沿海城市。
合作社还坚持诚信经营的原则,为养殖户赢得了可靠的客源。对客户发现的质量问题,李金侠都派专人及时予以处理,保证同样的问题不会出现两次。对售出的种鸽,严格按程序进行防疫,并进行跟踪指导,发现饲养过程中出现问题,随时予以解决,减少了因缺乏养殖经验而造成损失。
在她的带领下,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现有养殖户35户,种鸽存栏60000多只,年出栏乳鸽450000只,实现经济收入450余万元。合作社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不仅本乡镇群众,就连渭北、外地一些有养殖意向的群众也来考察学习。
如今,在李金侠的带动下,在市、区领导和丰原镇的大力扶持下,西关村肉鸽养殖已成为丰原镇一项特色产业,成为陕西省最大的肉鸽养殖基地。
上一篇 : 危机管理要避免哪些误区? 下一篇 : 冰淇淋 炎炎夏日勿贪吃冰淇淋 当心变成冻冻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