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7
浏览量:
3月15日上午,走进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双盛美村赵宝壕组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里,一片白色的大棚显得特别醒目,大棚里温暖如春,绿油油的柿子苗长得正旺,菜农们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我种了3个大棚,黄瓜、西红柿5月初就能上市,预计可收入2万多元。下茬打算全部种芹菜,年收入最少也能挣4万余元。种大棚不用风吹雨淋,在家就能致富!”今年49岁的赵宝壕组村民贾国锋,对于自家大棚的收成充满了信心。
2010年以前,贾海锋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基本“靠天吃饭”。80亩耕地其中只有20亩水地,遇到天年好的时候可收2万元,如果天年不好,只能收入万数来块,刚够一家人的吃喝,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2008年,石哈河镇采取返租倒包的形式,以每亩300元的价格,从农民手中租用400亩土地,在楚鲁图村巴红塔、双盛美村赵宝壕等地集中连片兴建132座日光温室大棚,铺设9800米低压节水管道,全部配套滴灌,初步建成240亩的温室蔬菜基地,农民只需要交租用费就可在大棚里直接种植。
起初因为没有大棚种植经验,贾国锋不敢尝试,经过一年多的观察后,看到别的农民种植大棚致了富,贾国锋的心里泛起波澜。2010年,贾国锋花了4200元租用了3个大棚。从此,贾国锋从早到晚都在大棚里捣鼓着。2010年底,贾国锋靠这3座大棚不仅偿还了所有贷款,还净挣4000元。拿着厚厚的一沓钱,贾国锋和家人欣慰地笑了。
由于起步顺利,贾国锋热情高涨,2011年,贾国锋又租用了两座大棚,这样大棚数量达到5座。此时,他已经不满足于仅仅种植西红柿、黄瓜了,到了冬茬时,贾国锋自己试种了一棚芹菜。通过自己精心侍弄,到了上市时节,一个大棚共产芹菜1万斤,一斤芹菜发价6角,这样贾国锋的一棚芹菜共卖了6000元钱。加上自己卖黄瓜、柿的收入,抛去租用大棚的费用,贾国锋5座大棚共收入了4万元。
“我们种大棚技术上的活儿根本不用担心,镇里每年都举办好几次技术培训班,邀请市里和旗里的老师们来授课。镇里聘请的技术员一个星期来我们这里一趟,给我们指导怎么弄大棚。只要我们有技术上的难题,一个电话打过去,技术员不用一个小时就来了。”贾国锋从手机里调出石哈河镇技术员的电话给记者看。
为了提高种植大棚的成功率,石哈河镇从赤峰高薪聘请技术人员驻镇巡回技术指导,同时还成立了石哈河镇日光温室协会,配套了流动服务车和田园管理机,从产前技术指导、产中技术服务、产后收获销售方面全方位提供服务。由于政府对大棚种植户的扶持和培训,再加上自己平时就热爱学习,贾国锋现已成为一名技术娴熟的大棚蔬菜种植户了。
除种植大棚外,贾国锋家里还养着100多只羊,种着20多亩水地,一年收入达到10万元,是2010年种大棚之前的5倍还多。
“种大棚可比种地来钱快、挣钱多,而且我们农民种上大棚又不误地里的营生。以后蔬菜市场大了,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咱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的……”贾国锋的脸上绽开了笑容。如今,大棚种植在中旗石哈河镇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石哈河镇十年九旱,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近年来,该镇利用日照充足、污染少等自然资源优势,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扶持发展,以日光温室、温室滴灌等为主的设施农业,先后建成了巴宏塔、赵宝壕、柏木井、胡油房、苏计等设施温室蔬菜农业园区5处。园区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及各种时鲜蔬菜。目前,全镇已有1000多户农民转型发展设施产业,全镇大棚数量达到1003栋。石哈河镇设施农业发展不仅解决了城乡居民“菜篮子”问题,产品还销到包头、巴彦淖尔市等大市场,真正让广大农民捧起了脱贫致富的“金饭碗”。
上一篇 : 谷歌负责人谈移动商务:本地和移动相结合 下一篇 : 摇滚烧鸡炉 五排摇滚烤鸡炉和六排摇滚烤鸡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