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农村创业致富创业技术养鱼技术要点:鱼病防治措施及治疗时应注意问题点

养鱼技术要点:鱼病防治措施及治疗时应注意问题点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0

浏览量:    

  
养鱼
 
2、由施药技术引起。不正确的施药技术,不仅会浪费药物,降低药效,而且还易引起抗药性的发生,例如施药不均,一般在水表层和水体边缘部分施药多,含药浓度高,病原体的受药机会则较少。加之有些药物如呋喃唑酮、大蒜素等溶解度甚低,就是漂白粉也微溶于水因而极易产生不均匀的分布,这就为抗药性种群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尤其是病原体的卵、孢子阶段为甚。再则是施药的剂量,由于担心鱼类的安全(如用硫酸铜、醋酸亚汞、硝酸亚汞等)或缺乏施药经验,往往使用低于规定的剂量,特别是使用抗生素,如氯霉素、土霉素,红霉素等,使用量过低尤易诱发抗药性菌株的突变,这样既达不到防治目的,又易诱发病原体的抗药性,此外,在选用药物剂型、用药方式及病虫、病菌生物学等诸方面,均会产生抗药性有关。   
 
3、饲养制度的影响。鱼类某些饲养制度,如辅放、套养补放等措施,很易使病毒、病菌、病虫等寄生条件改变,及扩大抗药种群的散布,据调查表明,许多成鱼塘内病原体大多由鱼种塘(包括本地或外地转运鱼种)转移过来,尤其在轮放套养鱼种或应用共同使用鱼网时比较明显。此外,在投喂水草及注排水等方面,也易带入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品种。   
 
二、抗药性的预防对策   
 
1、开展综合防治。首先要彻底清塘,合理地搭配混养,以改变病原体的寄生宿主;加强饲养管理,放养鱼种(包括轮放补种)、投饵及水质等均须严格消毒掌握准确的施药量和施药技术;以及定时检查病原体与抗药性的监测,以便在现有药物对某些病原体尚未失效之前,制定出轮换或更换药物等对策措施。   
 
2、轮换用药。不要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药物,这样可切断病原体抗药种群的形成。轮换品种应尽可能选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如对中华鳋、水蜈蚣等可用灭虫精、灭虫灵,或敌百虫,由车轮虫引起的白头白嘴病可用灭虫灵、代森胺,敌敌畏或氯化钠,由指环虫、三代虫等引起的烂鳃并发痛可用肠特灵等药物,效果均较好。

上一篇 : 煤矿区防爆监控设备的设计安装与施工             下一篇 : 榨汁机 榨汁机用前消毒果汁易成细菌温床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