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0
浏览量:
③池养用砖石砌成面积1米。、高30厘米的培养池,内壁用水泥抹平,防止黄粉虫爬出外逃。
④培养房大面积 培养通常采用立体式养殖,即在室内搭设上下多层的架子,架上放置长方形小盘(长60厘米、宽40厘米、高15厘米),在盘内培养黄粉虫。每盘可培养幼虫2~3千克。
(3)饲养管理 黄粉虫在0℃以上可以安全越冬,10℃以上可以活动吃食,生长适温为25℃~36℃,最高不超过39℃,室内空气湿度以60%左右为宜。在长江以南,一年四季均可养殖。在特别干燥的情况下,黄粉虫(尤其是成虫)有相互残食的习性。黄粉虫幼虫和成虫昼夜均能活动,但以黑夜较为活跃。
饲养前,先在箱、盆等容器内放人经纱网筛选过的细麸皮和其他饲料,再将黄粉虫幼虫放入,密度以布满容器或最多不超过2~3厘米厚为宜。最后上面盖上菜叶,让虫子生活在麸皮、菜叶之间,自由采食。虫料比例是虫子1千克,麸皮1千克,菜叶1千克。当然,刚孵化后的幼虫要精养,以多投玉米面、麸皮为主。随着个体的生长,增加饲料的多样性。每隔1周左右,换上新鲜饲料并及时添补麸皮、米糠、饼粉、玉米面、胡萝卜片、青菜叶等饲料,也可添加适量鱼粉。每7天左右清理1次粪便。幼虫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适宜湿度为80%~85%,幼虫要蜕皮15~17次。每蜕皮1次就长大一点。当幼虫长到20毫米时,便可用来投喂动物。一般幼虫继续生长到体长30毫米、体粗达到8毫米,最大个体体长33毫米、体粗8.5毫米时,颜色由黄褐色变淡,且食量减少,这是老熟幼虫的后期阶段,会很快进入化蛹阶段。初蛹呈银白色,逐渐变成淡黄褐色。初蛹应及时从幼虫中拣出来集中管理。蛹期要调整好温度与湿度,以免发生霉变。
黄粉虫饲养周期为100天左右。卵经3~5天孵化成幼虫,幼虫经连续8次蜕皮而化为蛹。蛹本身睡在饲料堆里,有时自行活动动,经7~9天,即羽化为成虫(蛾)。将要羽化成虫时,不时地左右旋转,几分钟或几十分钟便可蜕掉蛹衣羽化为成虫。成虫活30~60天。在饲养的过程中,卵的孵化以及幼虫、蛹、成虫要分开饲养。当大龄幼虫停止吃食时,要拣出来放于另一器具里,使其化蛹、羽仙产卵。经1~2个月的养殖,便进入产卵旺期。此时接卵纸要勤于更换,每5~7天换一次,每次将收集的卵粒分别放在孵化盒中集体孵化。经7~10天便可孵化成幼虫。孵出的幼虫再分出放在饲养盒中饲养。这样周而复始,循环繁衍。只要室温保持在15℃~32℃,一年四季均可繁殖。每只雌成虫每次可繁殖幼虫3 000多条。
上一篇 : 危机管理要避免哪些误区? 下一篇 : 冰淇淋 炎炎夏日勿贪吃冰淇淋 当心变成冻冻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