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0
浏览量:
4、分群分笼饲养,搞好管理
5、严格防疫制度
疾病预防,是提高养兔效益的重要保证,严格防疫制度是家兔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任何一个兔场或养殖户,都必须建立健全引种、定期消毒、定期进行兔群健康检查、预防注射疫苗或预防投药、病兔隔离及加强进出兔舍人员的管理等防疫制度。管理人员和饲养员都要严格遵守。
十、种公兔的饲养管理
种公兔应具备种性纯、生长发育良好、体质健壮、肥瘦适度、性欲旺盛、精液品质优良等特点,否则,就不符合种用要求。
1、营养的供给要全面、均衡。
2、保持种用体况:种公兔体况要适中,不能过肥过瘦,一般7—8成膘较适宜。
3、合理使用:公母比例要适宜:一般商品兔场,公母兔以1:8~10为宜;种兔场应不大于1:5。其次,要注意配种强度,在配种旺季,不能过度使用公兔,成年公兔每天最多交配两次,连续配种两天应休息一天,青年公兔则每天只能配一次,配种一天应休息一天。在配种旺季,可适当增加饲料喂量,以保证充足全价的饲料营养供给。
4、管理要细致:种公兔要单笼饲养,配种时应把母兔捉到公兔笼内,不宜把公兔捉到母兔笼内进行,否则会影响配种效果。此外,要经常检查公兔的生殖器官,如发现疾病,要停止配种,治愈后再配,以免影响公兔健康或将疾病传染给母兔。
十一、种母兔的饲养管理
(一)空怀母兔的饲养管理:保持其体况不肥不瘦。
(二)怀孕(妊娠)母兔的饲养管理
1、加强营养:孕后18天至分娩,不要喂给太多的饲料。到怀孕后期,则要供给充足的营养物质,以保母体健康和仔兔生长发育良好。为避免母兔产后奶水分泌过多过快而引发乳房炎,临产前1~2天应适当控制精料的喂给量。
2、防止流产:母兔流产,一般多在怀孕后15~25天内发生。检胎动作要轻,环境要保持安静,不要随意抓捉母兔,保证饲料营养和品质,禁喂霉烂变质和打过农约的饲料。
3、做好产前准备工作和产后护理:母兔怀孕期一般为31天,在临产前两天,应将清洁、消毒过的产仔箱放入母兔笼内。产箱里应铺上干净而松软的垫草(如稻草、碎刨花或玉米须等)。大部分母兔临产前8小时左右,即出现拉毛,衔草做窝现象。初产母兔有的不会拉毛,可人工辅助拉毛,提前做好接产准备。母兔正常产仔,多在20~30分钟内完成,个别母兔,产下一批仔兔后间隔数小时或十几小时再产下第二批仔兔。母兔产仔,一般勿需人工助产。对超过预产期1~2天的母兔,应进行检胎,采用人工催产(一般注射催产素后10分钟左右可分娩)。母兔产仔时要供给充足的饮水,保证母兔不受惊吓,以防母兔吃仔。产完仔后,母兔会自动跳出产(巢)箱找水喝或休息,这时应及时清除产箱内的污物、死仔,换上干净的垫草,放回母兔拉下的兔毛及仔兔,将产箱放在能防鼠和保温的地方,让母兔好好休息。如在炎热季节,可将垫草去掉,只用少量兔毛盖好即可,防止中暑。
十二、仔兔的饲养管理
1、早吃奶,吃饱奶:仔兔早吃奶、吃饱奶则生长发育好,体质健壮、增重快,在仔兔出生6~10小时内,应让其吃到初乳,发现没有吃到奶的仔兔,要及时让母兔喂奶。
每天检查仔兔是否吃饱奶,是仔兔饲养管理的基本工作。仔兔吃饱奶时,安睡不动,腹部圆胀,肤色红润,未吃饱的仔兔在窝内表现很不安静,到处乱爬,皮肤皱缩,腹部瘪小,用手触摸,仔兔头向上窜,发出“吱吱”叫声。
2、保温防冻,防鼠害:冬季保温防寒,夏季防暑是保证仔兔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选择保温性好、吸湿性强而且利尿的材料作垫草,如压软的稻草、麦桔、碎刨花等,上面用兔毛或轻软小棉被盖好。产箱内盖毛多少要根据气温变化加以灵活调整,寒冷天多盖,夏热天少盖或不盖。
鼠害是农村养兔常见仔兔伤亡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初生仔兔全身无毛,老鼠更喜欢吃,因此,要重视防鼠害工作。
3、按时喂奶
上一篇 : 危机管理要避免哪些误区? 下一篇 : 冰淇淋 炎炎夏日勿贪吃冰淇淋 当心变成冻冻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