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鱼粉中有些小小的白色片状物,有时候在小样中看见很小的,有时候看得见稍微大点的2-8mm,镜鉴时,不留神的话看不到这些白点点,
鱼粉中有些小小的白色片状物,有时候在小样中看见很小的,有时候看得见稍微大点的2-8mm,镜鉴时,不留神的话看不到这些白点点,一般从大样里看会以为这是大点的鱼骨头或者是鱼牙齿。鱼骨头和鱼牙齿的主要成分均为羟基磷灰石,钙含量40%左右,磷含量19%左右。经挑选鉴定该物质有如下特征:加盐酸冒泡泡,钙含量39.5%,磷含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镜鉴如下图
表面光滑,没有粉碎的痕迹,有些小白点由一个个更小的石头粘结而成,不呈透明状,既不是矿石,也不是骨头牙齿。昨天晚上经人提点可能是黄鱼的脑门石头,今日,供应商找来些黄鱼活体,敲开脑门看,果然是脑门石头,每条鱼有两块这样的石头构成,大鱼石头大些,小鱼石头小些,经鉴定和鱼粉中找出的石头具有一样的性质。看到这种石头,能判断出这种鱼粉里为由部分黄鱼或其他类似的鱼组成,该种鱼越多,则这种石头越多。这种鱼粉质量如何?有知道的高人请指点。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鱼类学上称耳石,石首鱼科都很大,不仅黄鱼有,还有其他鱼类也有。凭这点判断不出来是否好鱼粉。仅供参考。
石首鱼科 石首鱼科Sciaenidae
种类:全世界共有70属270种,台湾现有11属20种
生态:底栖,卵生,肉食
体侧扁而长,头大,头部被鳞,颊部有粘液小孔,耳石大,石首鱼由此而得名,鳔大而特殊,能发声。上颌骨多少被眼前骨所覆着,下颌不具触须。或间有1单独短须。下咽骨不结合。腭通常无齿。胸鳍或具腋鳞。本科鱼类洄游至沿岸河口地区产卵,是我因重要的经济鱼类,为我国海洋渔业主要的摊捞对象。大黄鱼、小黄鱼及带鱼为中国的三大海产鱼类。
石首鱼科包括一般人所熟知的黄花鱼、白口、黑口、鮸鱼等上等鱼鲜,是中国大陆沿海陆棚区最重要的近海经济性鱼类。石首鱼体型多半侧扁延长,吻部圆钝,背鳍长,有一深的凹刻将硬棘和软条部分开,侧线明显且延伸到尾鳍後缘,吻、颊部常会有一些孔洞。由於本科鱼类头部的耳石特别大,因此称为「石首鱼」,耳石的形状同时也是石首鱼属与种间的分类依据之一。石首鱼主要栖息在热带和亚热带沙泥底质的陆棚区,口小而下位的,多以沙泥中的无脊椎动物为食,它们的咽头处有大型臼状齿可以咬碎带壳的无脊椎动物;口大而斜裂者,则泳速快,多以追逐小型鱼类或其他游泳性甲壳类维生。多数石首鱼都能利用鱼鳔发声。下腹部金黄色的大黄鱼是台湾渔市场过去常见,但现已极珍罕的一种黄花鱼。
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 亦称“大黄花”“大鲜”。出水时,体呈金黄色,尾柄长为高的三倍多,脊椎骨25—26个,鳞片较小,在生殖季节结成大群,能发出很大的声音(靠鳔肌的收缩,压迫鳔壁,使鳔壁发生共振。),作近距离洄游产卵,其鳔的干制品为名贵的食品——鱼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
小黄鱼(P.polyctis)亦称“黄花鱼”“小鲜”。体形似大黄鱼,但其尾柄稍粗短,长为高的二倍多,脊推骨一般为29个,鳞较大。每年春季洄游至近岸产卵及索饵,集群时鳔能发声。为黄、渤海和东海重要经济鱼类之一。
其他如:黄姑鱼Nibea albiflora、黑鳃梅童鱼Collichthys niveatus、皮氏叫姑鱼(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鮸鱼Miichthys miiuy
鱼脑石(鱼耳石)
【来源】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头骨中的耳石。
【采集】多为加工鱼鲞时的副产品。
一般在5~6月石首鱼(黄鱼)渔汛期收集。
加工时将头骨中最大的一块耳石取出,洗净,晾干。
【药材】为长卵形,具三棱的颗粒。
大黄鱼的脑石长1.5~2厘米,宽0.8~1.8厘米。
小黄鱼的较小,长1~1.2厘米,宽5~7毫米。
中间宽,一端稍圆,另一端尖。
全体磁白色。
关节面较平坦,表面可见明显的圆形节痕;另一面向一侧隆起,近尖端部有一斜的凹沟,并有横突数个,其隆起一侧的下方可见细长纹理,即生长线。
质坚硬,不易破碎。
气微,味稍涩。
以洁白、坚硬、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浙江。
【炮制】洗净晒干,放铁勺内,上覆一碗,在烈火上煅至有爆裂声后,取出放凉。
【性味】《医林纂要》:咸,平。
【功用主治】化石,通淋,消炎。
治石淋,小便不利,中耳炎,鼻炎,脑漏。
①《日华子本草》:取脑中枕烧为末,饮下治石淋。
②《开宝本草》:主下石淋,磨石服之,亦烧为灰末服。
③《纲目》:研末或烧研水服,主淋沥、小便不通。
煮汁服,解砒霜毒、野菌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1~3钱。
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选方】①治石淋及诸淋:石首鱼头石十四枚,当归等分。
上二味捣筛为散,以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
(《养生必用方》) ②治小便不通:石首鱼头石末,水服方寸匕,日三。
(《千金方》) ③治聤耳出脓:石首鱼魫,研末,或烧存性研掺耳。
(《濒湖集简方》) ④治鼻炎:鱼脑石(煅)一钱,冰片一分。
共研末,吸鼻中。
(《山东中草药手册》) ⑤治久年脑漏:石首骨,火炙研极细,每晚临睡时,服一钱,酒调下。
(《本草汇言》)
上一篇 : 危机管理要避免哪些误区?
下一篇 : 冰淇淋 炎炎夏日勿贪吃冰淇淋 当心变成冻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