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行业资讯机械设备机器人时代,制造业准备好了吗

机器人时代,制造业准备好了吗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7

浏览量:    

核心提示:从技术层面来看,工业机器人只能算作是机械手,因为够不上人的智慧,也没有人的体貌。从降低用工成本及提高生产效率的角度出发,

机器人时代,制造业准备好了吗

从技术层面来看,工业机器人只能算作是“机械手”,因为够不上“人”的智慧,也没有“人”的体貌。从降低用工成本及提高生产效率的角度出发,当前世界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机器人革命也随之而来。

  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是由工业机器人向“人形机器人”方向迈进,从制造业的大量应用,逐步到对社会生活领域、经济领域、文艺领域、科技领域和军事领域应用梯次推进,这一趋势将改变人类的生活模式。

  原因:用机器人取代劳动者的动因是什么?

  工信部前部长、现任全国政协经委会副主任的李毅中指出,要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柔性化,提升生产工具的效率效能。同时,还要推进机器换人、人控机器,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者素质。

  当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正在不断上升。

  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4》,上海工人月平均工资为495美元,超过东南亚国家工人平均工资。我国东南沿海一些省市(如广州、珠海、深圳等地)的制造业工资水平不仅超过东南亚国家,也超过内地的一些地区(如江西、湖南)。

  从企业层面来看,以社会保障为例,按照现在的制度,我国企业需要担负的“五险一金”比率占到工资总额的40%左右,该标准已经超过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十分吻合。从国家层面来看,支撑社会保障的背后一定要提高税收,使得企业税负不断加重。

  工信部最新发布的《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显示,我国企业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已经从2013年的2.33%上升到2014年的 2.48%。从地方政府层面来看,假如由于经济增速下滑导致税收减少,那么政府就必须发债来维持庞大的支出,这也是部分欧洲国家深陷泥潭的教训。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已经到了必须严加控制的地步。

  无论是从企业层面还是从国家层面来分析,劳动成本持续上升都在削弱企业的竞争力。而用工业机器人取代工人,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用工成本。

  中国也必将进入机器人时代,而且已有不少制造业企业开始筹备并实施机器人取代人工的计划。据悉,宝钢冷轧厂某涂镀生产线的工业机器人在干捞高温渣的工作,宝钢UOE焊管机组焊接引弧板工序使用工业机器人;沙钢谋划经过3~5年时间将1000个~1500个劳动岗位,用1000台~1500台工业机器人进行替代;美的集团计划2015年裁员6000人,到2018 年之前裁员4000人,由机器人上岗;富士康公司2011年宣布一项为期五年的裁员计划,拟用100万台机器人取代部分工人……

  趋势:工业机器人将取代部分产业工人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与社会发展历史性交汇,包括美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德国第一个提出“工业4.0”。

  那么,何谓4.0工业革命?

  我们知道,工业1.0革命是蒸汽机革命,即人“手”的延伸;2.0是电气化革命,即人“心脏”的延伸;3.0是计算机革命,是人“大脑”的延伸;4.0当然是“大脑+心脏+人手”三者延伸的综合,就是将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入制造业。很显然,当实现制造智能化后,生产线上工人的岗位必然大大减少,用工业机器人取代一部分工人会成为一种趋势。

  我国目前在工业上应用机器人的领域是制造业。例如,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建立我国井下矿山和露天矿山的综合智能系统,布局机器人运动关节控制、矿山工业机器人等。河北省工业发展3年规划方案已将机器人列入发展项目之中,陕西省制造2025发展规划也把开发机器人、感知系统等实行产业化列入其中。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提出:“工业4.0采用智能化制造,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无人化。这样就带来一个重大的突破,即工业成本大幅降低,并继续保持这种低成本;而过去是大量采用劳动力进行工业生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工业成本于是呈线性增长的。”

  此外,生活领域也在使用机器人。例如,餐饮业用机器人取代服务人员,做递送餐盘、饮料等。福建省三明钢铁集团一名电工发明机器人自动智能炸油饼机:自动注浆、油炸、翻炸、沥油、成饼、装盘,一气呵成,往复循环。在一台机器人与人工(5个人工)比赛中,机器人以112个比88个油饼取胜,并且形状、色泽上完胜人工。

  从技术层面来看,工业机器人只能算作是“机械手”,因为够不上“人”的智慧,也没有“人”的体貌。但在当下,机器人正在在向“人形机器人”方向发展。

  日本制造的人形机器人目前处于世界顶级水平。日本最著名的桥三越百货公司美女机器人AikoChihira于2015年4月20日、21日两天上岗成为接待员,为顾客介绍店内活动。在北京会议现场还有“人形机器人”在商场卖衣服,人们可以同机器人自由交谈。日本软银公司曾面向开发人员限量购买300台拟人机器人Pepper。Pepper可以识别人类的表情和声调,并在理解人类感情的基础上,主动为人服务。综上所述,“人形机器人”有能力做好人类赋予他们的工作。

  尽管我国机器人产业总体上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在上海、哈尔滨和湖南等省市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机器人整机生产能力最强的七大企业为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芜湖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沃迪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前不久,在上海国际技术展览会上,上海生产的机器人已经具有“人脸识别”功能,达到世界机器人先进水平。但对于中国何时迈向机器人时代?机器人是否会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国内尚未达成共识。

  不过,中国企业家、科学家在认识和行动上都比较超前。例如,中国台湾鸿海集团将工业4.0列为未来发展方向,其目标是云、移、物、大、智+机器人,即云端计算、移动装置、物联网、大数据、智能生活和智慧工作网络再加上机器人。

  改变:机器人将改变人类生活模式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祚庥指出:“机器人革命不仅使制造业的生产、管理走向机器人化,而且其市场、营销,包括云端计算、移动装置、物联网、大数据、智能生活、智慧工作网络、5G技术等中间环节,也将走向机器人化。机器人革命显然将对中国迅速发展中的劳动密集行业,包括脑力劳动密集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工业机器人不仅在传统制造产业多种岗位上取代了工人,而且在科学实验室也将取代实验员;未来战场作战将大量使用机器人;一些环境恶劣的工作,如高温、高压、化学及核污染严重的矿山深井、深海勘探等岗位,都将使用机器人。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4》指出,在以重振制造业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中,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发展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等现代装备制造业控制新的产业制高点,来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

  西方发达国家都在呼唤实体经济回归,当然不是劳动力密集行业的回归,而是现代机器人+现代生产技术的新式实体经济的回归。而一旦美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国真正实现了由机器人主导的实体经济的回归,中国的经济发展就有可能面临重大挑战。

  现代工业、现代社会和经济都走向智能化,对人类提出了挑战:对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的大量应用是否会造成人类失业?日本著名“人形机器人”领域顶级科学家大阪大学教授石黑浩认为:“回顾历史,随着技术革新,人类一直在失去原有的岗位,却又创造出新的岗位,逐渐进化才是人类的发展进程。”

  按照石黑浩的预测,机器人时代即将到来,机器人将改变人类生活模式。

  挑战:面对机器人时代,中国制造企业准备好了吗?

  面对国内外的经济压力,中国制造必须摆脱依赖劳动力红利的生产模式。因为过去廉价劳动力供给的局面,在2008年左右就出现了转折点。在这以后的几年中,东部沿海地区“用工荒”的窘境日益凸显,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到了2012年,中国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14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6782万人,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55万人,占比10.1%,劳动力总量开始减少。未来,中国劳动力形势会更加严峻。

  另外,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有专家预测,到2022年~2031年的10年间,中国将每年减少1000万~1500万个劳动力,其中体力劳动者占绝大多数的比例。这势必对中国制造业造成很大冲击。实际上,目前已经出现了劳动力红利衰减的局面。

  在冶金行业,整体经济效益低,工作环境差,老一代工人退休后,未来劳动力危机可能更严重,劳动力危机也许会成为压垮某些冶金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从目前冶金企业的应变措施来看,企业正在减少行车、台车、机车的工人操作岗位,有些企业甚至建立了无人化仓库,在特殊岗位采用机器人。2013年和2014年,机器人在中国的销量分别增长36%和54%。

  据报道,广东省东莞第一家民营“无人工厂”开始投入建设,这标志着“机器人”战略进入新阶段。据了解,该公司正在推进的“无人工厂”建造体系首期计划投入1000个无人机械手。“无人工厂”并不是完全无人,但会大规模压缩工人数量,甚至可以达到压缩90%的工人的水平。

  事实上,自2014年广东东莞、佛山等地相继发布“机器换人”战略以来,这些地区实体制造业企业向工业机器人智能设备转型的氛围日益浓厚。以东莞市为例,市政府从2014年起每年出资2亿元,连续3年共投入6亿元支持企业“机器换人”,最高补贴比例可达设备总额的15%。据了解,至今东莞投入该战略的金额已达42亿元,可减少用工3万余人。

  与此同时,“机器换人”引发了是否会增加工厂裁员、员工失业的疑虑。据了解,目前东莞厚街镇的用工缺口高达10万人以上。也就是说,东莞实施“机器换人”战略至今已替代3万人,但仍远远无法弥补用工的缺口。

  中国一方面每年要解决100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用工荒”问题。这看起来似乎很矛盾,诺贝尔奖经济学得主克里斯托费·皮萨里季斯给出了答案:“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匹配失灵导致了就业者不能与职位空缺匹配。”

  这意味着,无论关于“机器人时代即将到来”的预言准确与否,都提醒我们:提高人口素质是战略性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了。

上一篇 : 谷歌负责人谈移动商务:本地和移动相结合             下一篇 : 摇滚烧鸡炉 五排摇滚烤鸡炉和六排摇滚烤鸡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