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11-16
浏览量:
李嘉诚一向热衷慈善之事,但这次“冠名风波”却使他如坐针毡。一方坚持撤消冠名,另一方表示决不妥协,原本双赢之事,最终却闹得两败俱伤。事实上,这场由冠名而引发的对峙,完全可以看作是公众对财富态度的反映——它体现的是“利”和“义”二字,仍然是国人两根脆弱而敏感的神经。
《少林足球》里曾有一句很无厘头的台词:“那些都是虚名,就好像浮云一样。”联想到周星驰在大陆高校受到的追捧,信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超人李嘉诚似乎就只有羡慕的份儿了。
以李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早前拿出10亿港币捐给香港大学医疗学院,这是亚洲有史以来个人单项捐款的最大手笔,作为回报,港大决定将医学院改名为“李嘉诚医学院”,却没料到这一冠名事件竟引发公众舆论巨大的反弹。近百名反对者在医学院门前静坐,高举“名不改,爱港大”、“维护学术自由、保护百年传统”的横幅。在他们眼里看来,这所培养了孙中山的百年名校,其传统应该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校方此举有媚俗拍马之嫌,更有甚者认为这是一场交易,担心医学院可能跟李旗下的长江集团成员“长江生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利益关系。面对这场舆论风暴,没想到一贯低调行事的李第二天便高调反击,“在高压姿态的情况下,任何人更绝不应该为了一己的超然洒脱,而折损港大校务委员会和校长的尊严及大学的国际声誉。”言外之意,绝不放弃!
“名可名,非常名。”世间可名之“名”,皆是“虚名”。而为了这一虚名,李为何偏要如此执着呢?精明的他难道不知道“沽名钓誉”对身价的折损率吗?答案当然不是。李的“固执”与其说是出于对学校声誉的尊重,不如说是对财富的尊重、对商人的尊重,或者说是对中国人骨子里“轻商思维”的颠覆。如果站在李的角度看待这场风波,不禁会生出许多无奈的疑问:行善数十年,捐款近百亿,却换不到人们起码的尊重,难道仅仅是因为“商人”的身份吗?作为10亿善款的回报,冠名难道也要被当作是一笔超级大买卖吗?
上一篇 : 电子商务迎黄金发展期寻“中国亚马逊”(附 下一篇 : 片冰机制 片冰机制的工作原理与操作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