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计算涉及的概念:
其内在联系如图3-1所示:
资源(Resources)
资源是成本的源泉,一个企业的资源包括有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生产维持成本(如采购人员的工资成本)、间接制造费用、以及生产过程以外的成本(如广告费用)。
作业(Activity)
作业是工作的各个单位,资源按照一定的相关性进入作业,例如,在一个顾客服务部门,作业包括处理顾客定单、解决产品问题以及提供顾客报告三项作业。
作业中心(ActivityCenter)
相关的作业归入一个作业中心。它提供有关每项作业的成本信息,每项作业所耗资源的信息以及作业执行情况的信息。
资源动因(ResourcesDriver)
资源动因是分配作业所耗资源的依据。分配到作业的每一种资源就成为该作业成本库的一项成本要素。成本要素的知识有助于管理资源。成本要素的价值在于它们清晰地揭露了哪些资源需要重新配置和利用。
作业成本库(ActivityCostPool)
作业成本库是与一项作业有关的所有成本要素的总和。作业成本库的总成本反映出作业消耗的资源,因而有助于选择成本管理中的优选项目。
作业动因(ActivityDriver)
作业动因反映了成本对象对作业消耗的逻辑关系,每一个作业成本库都要通过作业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CostObjects)、成本要素(CostElement)
成本对象是成本分配的终点,它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服务。分配到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反映了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运作程序
在实际运用中,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程序如下:
(1)确认主要作业,确认作业中心。确认和计量各种资源耗费。
一个作业中心即是生产程序的一部分。如检验中心就是一个作业中心。按照作业中心披露成本信息,便于管理层控制作业,评估业绩。如图3-2作业成本法的运作程序。
上一篇 : 谷歌负责人谈移动商务:本地和移动相结合
下一篇 : 摇滚烧鸡炉 五排摇滚烤鸡炉和六排摇滚烤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