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参与的盛行与统计模式的落后以及统计现有的信息化水平低下有直接关系,与全社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无法割裂,而模式落后与统计领域信息化应用不充分有直接关系。研究社会变革过程时发现社会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实行成本中心的转移,从最初的劳动成本转向信息成本,包括信息搜集成本转向信息处理成本,社会信息技术的广泛与深度应用缺失是导致无限与无效政府的关键因素。
数据质量的要求
而如此庞大的普查队伍除了临时招募的调查员外,统计系统内部的正式人员数量也绝对不是小数目。黄志贵主任告诉记者,四川统计系统参与此次普查的正式人员有接近2300人,同样推算起来,全国将有6-7万人参与,这深刻反映了现有统计信息化建设的不足,也无法让人联想到统计系统是国家现有行政机构中进行信息化最早最充分的部门。目前,建成的统计外网与统计内部业务网正常运行,保证了统计业务的顺利开展。统计信息化是国家“九五”重点工程项目,已覆盖31个省,及其省会,61个节点的骨干网,“九五”过后,这个现有系统一直在延伸,目前已经能够覆盖到全国2/3~3/4的地区。新系统建立后希望能够覆盖到县级单位。
统计信息化的真正核心在于对统计业务的处理。统计信息化基本涵盖了从统计规范设定、报表与编码制定到报表填写、数据上报、数据汇总、数据分析到数据利用的全过程。倪主任与薛薇教授都赞同了信息技术在此次普查过程的作用,对于普查员的培训、普查信息的沟通,尤其是普查的前期推广,信息技术提供了最佳实现方式。数据质量控制贯穿经济普查全过程,贯穿于普查方案的设计、普查人员培训、单位清查摸底、基础准备工作、普查表的填报、普查数据录入和数据处理等全过程。
而数据质量的内涵包括提供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高效与低成本,这对传统统计方式提出了全新挑战。全国经济普查小组组长曾培炎在第一次经济普查的动员大会上指出:要紧紧围绕确保数据质量这一核心开展工作。数据质量与经费落实、人员选派、入户调查、部门协调成为此次调查的五大难题,每一项都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密切联系。
上一篇 : 中国企业家都应该补上危机公关这一课
下一篇 : 切菜机 切菜机哪个牌子的好用?切菜机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