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蝶的“合作伙伴生态链”计划中,BOS为合作伙伴做行业化开发提供了平台,客户可以将自己的个性化需求直接进行发布,缩短开发周期并节省成本。
徐少春认为,ERP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虽然矛头直指老对手用友,但徐少春迫切希望,BOS平台不但能帮助金蝶摆脱竞争对手,而且能建立崭新的市场规则,将金蝶带入“一个更为广泛的ERP市场”。
第三次变革
徐少春的压力不是没有来由,国外ERP厂商迅速通过全球整合向更大的市场拓展,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多数国内ERP厂商仍在“成长期市场”中的苦苦摸索。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的ERP软件企业中有近60%属于个案项目型,即把ERP当做单一项目。由于软件产品个性太强,商品化程度不高,客户数量增多后服务跟不上,必然造成实施周期长、成本高、质量得不到保证等问题。在客户ERP选型越来越趋于理性的今天,多数ERP厂商都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与发展压力,低利润和价格战带来的痛楚如鬼影般挥之不去。
一个管理软件企业老总告诉记者:“我们公司以前做过大项目,有非常严格的人员划分。现在发现这样的模式已经不太能够适应客户的需求。”
业内人士称,以前让客户去适应厂商的标准,现在客户越来越明确自己的需求。如果此时厂商再硬性要求企业重组,客户已经很难接受。
显然,游戏规则已经发生了变化,ERP市场正在进入客户主导选型的时代。用户不再被动地接受厂商的产品和方案,他们想要能真正满足需求的东西。
什么样的问题是用户最关心的?什么样的产品是客户愿意接受的?这是传统的ERP软件企业头痛的问题,也是未来五年内必须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应用软件致命的缺点是架构僵硬、可扩展性差,厂商对用户的变化需求考虑得少,也不能适应用户的变化。管理软件厂商们开始关注“用户心中的最痛”,集成、适应变化和效率成为全球管理软件企业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正如每一次技术演进都是因为用户需求带动了厂商的改变一样,“业务基础软件平台”的变革就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逐渐清晰。
上一篇 : 养猪户:从未见过这个涨法
下一篇 : 麻花机 的花机工作原理和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