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一方面是经济增长速度仍在放缓,周期底部尚未出现;另一方面是物价涨幅回落速度不及预期。11日公布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显示
一方面是经济增长速度仍在放缓,周期底部尚未出现;另一方面是物价涨幅回落速度不及预期。11日公布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同时面临来自于稳增长和控物价两个方面的压力。鉴于财政政策对经济扩张的作用大于货币政策,同时又可以兼顾稳定物价的目标,市场期待二季度财政政策会有更多举措出台。
担忧
经济仍在寻底
4月份的经济增长数据不容乐观,三大需求同比增速继续回落,固定资 产 投 资 同 比 增 速 从 前 三 月 的20.9%回落到前四月的20.2%,社会消 费 品 零 售 总 额 增 速 从3月 份 的15.2%回落到4月份的14.1%,出口增速从3月份的8.9%回落到4月份的4.9%。在生产方面,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9.3%,比3月份回落2.6个百分点。
“新公布的经济数据说明,投资继续下滑,消费仍处于低位,内需仍未见明显改观。企业产销状况并未改观,且补库存动力并不强,因此,企业仍面临去库存压力,前期工业生产加速不可维持。经济仍处于低位运行。”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石磊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也表示,4月份的工业增速还是处于比较疲弱的状况;出口增速的回落,有些超出市场预期,应当说4月份中国经济还处在寻找底部的过程中,很难说已经成功探底或企稳反弹。
相比其它几项,投资增幅的滑落更加让人担心。即使是从环比来看,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速也只有0 .77%,为去年3月份以来最低。其中,制造业、私人投资、房地产投资下滑是投资下滑的主要动力。而且由于1至4月份新开工项目投资同比增速较1至3月份再次下滑2 .4个百分点,维持温和下滑态势,后期投资增长前景并不令人看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目前看来,出口不确定因素太多,扩大消费的政策见效需要长期努力,稳定投资是比较现实的选择。“现在稳住投资,不是再像一揽子计划那样做,而是重点保证‘十二五’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的投资。现在正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关键时期,保持适度的政府投资规模还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从数据来看,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仍是稳增长的问题。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说“当前与C PI的走势相比,经济增速的下滑或许更值得重视。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至4月份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1%,4月份同比下降0 .7%。这充分反映出目前国内需求下降,投资放缓的态势。虽然就目前而言,经济下行的幅度较小,基本在可以接受与控制的范围内,也符合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宏观政策眼下还不必大动,而主要以预调微调为主。但如果经济在未来继续下行,超过一定范围的话,宏观调控政策就需要进一步加码。”
警示
通胀压力犹存
物价上行压力也不容忽视。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 PI)同比上涨3 .4%,涨幅虽然较上月下降了0 .2个百分点,但仍然位于较高水平。
石磊表示,食品价格的超季节性下跌是带动4月份C PI小幅下跌的主要原因。从历史数据看,2001年至2011年这11年间,4月份食品价格多 数 以 下 跌 为 主 ,平 均 跌 幅 约0 .34%。从下跌的年份看,跌幅超过1%的较少,今年4月份食品环比下跌0.9%,跌幅高于往年平均水平。
更需要关注的是4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 .3%,略高于市场预期。石磊介绍说,4月份非食品环比增速创下自2011年5月份以来的新高,不能完全用季节性因素解释,说明目前非食品的上涨趋势较强。
对于非食品价格的上涨,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宇雯认为可能和资源品价格改革有关,他提出:资源品价格改革或将减缓年内CPI下降速度与程度。
王宇雯说,资源品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素价格的市场化,目前密集推进的资源品价格改革仍处于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将使得资源品价格在短期内有所提高,其对国内物价水平产生推动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价格改革推进速度的快慢、持续时间的长短等。基本能定量测算的资源品所占C PI权重约为8%,若资源品价格上涨10%,完全传导后可能推动CPI上涨0.8个百分点。
物价在下半年反弹的可能性也在增大。北京领先国际金融资讯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董先安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预期调整和生产周期的原因导致过去数年猪肉价格从高峰到谷底反弹往往仅需要1年多的时间,自去年9月以来,猪肉价格已连降8个月,下半年随时出现反弹。当前部分蔬菜价格也正以更高的频率大幅波动。另外考虑到总需求、货币供应和价格改革等因素,非食品价格继续上升的概率不低。综合 来 看 ,预 计 二 季 度C P I同 比 涨3 .1%,三季度C PI环比回升随时可能发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汪同三表示,2012年中国在更为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下,面临宏观经济发展的“两难”问题。防止物价反弹和防止经济增速大幅度下降的双重目标,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存在的某些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是有其必然性的,也有某种程度的合理性。
对于物价压力,央行已经开始预警 。中 国 人 民 银 行1 0日 发 布 的《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物价涨幅总体保持回落态势,但并不稳定,对未来物价上行风险也需关注。虽然短期内C P I同 比 涨 幅 有 可 能 继 续 保 持 趋 缓 态势,但这也与上年同期基数较高有关,因此需更多关注季节调整后的CPI环比涨幅。
期待
财政举措出台
在稳增长和控物价的双向压力下,市场期待宏观调控政策表现出更大的前瞻性和灵活性,保证中国经济平稳软着陆。
尽管12日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是市场认为,相对来说,解决当前的宏观经济问题更主要的还是要依靠财政的手段。中金公司报告称:今年货币政策总量放松的方向不变,但是放松的节奏和力度将比我们此前判断的要小。
实际上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国家财政支出在今年已经有所加大,1至4月累计,全国财政支出320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646亿元,增长26.2%。但是这显然还满足不了市场的期待,市场预期更多的财政举措会陆续出台。
最令人期待的当然是进一步的结构性减税,因为减税会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既可以保证企业盈利以拉动经济增长,又可以降低企业定价以稳定物价。
“目前从财政上给企业减负是主要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韦森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说。他表示,我们要在总量减税上有一个概念,而不是有增有减之后总量增加。“现在要转变观念,刺激经济让经济复苏最重要的是减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而不是政府花钱。”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也持类似观点。他近日撰文指出,有别于以往以“增支”为重心的操作,“减税”将成为今年继续实施财政扩张的主要载体。至于结构性减税的方向,高培勇认为,在2012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操作中,应当且可以进入减税视野的,主要是那些由企业缴纳、走价格通道转嫁的间接税或流转税,主要对象应当锁定于增值税。
扩大财政支出在稳增长方面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所以市场同样预期在这方面会有新动作。韦森提出,在减税的同时,财政还应该加大民生支出,更多地增加社保、医疗、教育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出。“在2012年积极财政政策布局中,结构性减税固然是重心,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或没有增加支出的安排。”
高培勇认为,有关“增支”的安排,除了继续着眼于优化投资结构之外,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通过一系列以改善民生为主要线索的支出项目及其规模的增加,来拉动消费需求。其中,比较重要且需特别关注的项目包括,着力于支持落实最低工资制度、着力于促进增加农民收入、着力于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等。(记者方烨 王涛)
上一篇 : 北大教授为茅台发布会言论道歉
下一篇 : 烤箱 烤箱和微波炉的主要用途和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