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企业管理信息建设ERP实施之后还要再做些什么?

ERP实施之后还要再做些什么?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2-23

浏览量:    



  三周后,关键的新规则实施了。虽然工厂总的及时交货率比以往下降了近12%,生产却不再叫缺料,货代的车队也第一次按时离开了工厂。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实际完成销售额却只比计划的销售额少了3%,只比以往下降0.5%。新规则实施了三周后,计划员和采购员自己都发现:由于不再每天忙着催料,本周的生产排程也比以前稳定得多,几乎不用再做任何调整,因此,有时间从容及时处理重要的信息,安心周全地安排下一周的生产排程或下一周的生产所需要的物料,工作效率反而比以前提高了许多。

  A君虽然倍感欣慰,但是他清楚,目前的成功一部分是以很高的库存为代价的(对于以前经常因供应商的原因而缺料的物料,他默许他的采购员们稍微多买些)。而且,那些经常出问题供应商在这一期间也倍加小心,真正的供应问题并没有解决。现在,系统地解决问题的时机到了。于是,A君和他的团队又进行了以下的流程改进:

  1.完善MPS与预测机制

  根据客户对预测的承诺以及其预测的准确率,建立预测分级管理制度(主要由PMC主管负责)

  密切关注预测与实际之间的差异,及时将这种偏差反馈给相关供应商(由PMC与采购共同负责)

  以供应商及时送货率、送货频率等为主要反馈指标,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确保企业的预测真正成为供应商生产计划的重要输入。

  2.建立缺料风险等级管理与预警管理机制

  重新梳理ERP中已失效的物料的ABC分类。对供应商及时送货率,质量稳定性等进行分析,结合物料公用性分析,建立物料缺料风险等级管理制度。根据物料的历史需求,现有需求(在订量)以及未来需求(forecast),计算出平均的时间单位需求量,如比,每周平均需求量。分析该物料的现有库存,在订量,建立物料缺料的预警管理机制。

  3.定期维护ERP中的计划、采购参数

  根据物料的风险等级,生产、采购、质量等资料,定期维护ERP中的提前期,定单修订参数(OrderModifiers)、定货策略(OrderPolicyCode)等计划采购参数。确保ERP能够正确反映企业实际的经营动作。[3][下一页]

上一篇 : 独立电商或将是电子商务的新未来             下一篇 : 板栗 “6个栗子等于1碗饭” 板栗吃多了易发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