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统一的模式塑造企业就会使企业失去持续发展的活力,虽然有人统计BPR失败率高,但我们对BPR应予于正确理解,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对于实施ERP是必要的。因此,在企业实施ERP系统时,通过企业诊断和系统分析(需求分析),深入了解和分析企业的业务流程、需求和存在的问题。肯定和保留企业(或行业)的优势,克服企业存在的缺陷,找到真正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合理解决方案,在此方案的基础上,对商品化软件和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合理调整,但这种调整是理性的,是通过认真分析和评估得出的。只有这样的ERP解决方案对用户来说,才真正贴切、实用,而又保持了先进性。
(3)培养高素质的实施顾问
要想提高ERP在我国实施的成功率,必须把ERP系统实施放在首位。我们还要强调“三分技术七分实施”的观点。实施顾问是企业请来的老师,一个好的实施顾问是实施成功的重要条件。实施顾问要有比较好的MRPII/ERP理论知识,既要熟悉企业将要使用的ERP系统,还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有比较多的了解,特别是要对一个企业管理的全局模式有一个好的判断。这样,他就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调研、分析、交流,能够对企业现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一个好的实施顾问应该是不断积累在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并把这些经验传授到其他企业的应用之中。实施顾问主要是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把握好整个项目实施的方向,与企业共同确定管理的模式。
对于企业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准确地提出解决的方案。
2、ERP系统实施,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
(1)实施面临的挑战
在实施ERP系统的过程中,企业面临几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都是在进行ERP系统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作为企业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要有一个明确的可行目标,明确改造企业现行手工管理中不能解决的、可提高效能的、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的、并在一定时期可以实现的目标,该目标要有可操作性、现实性、长远性、阶段性;认识到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公司内外诸多部门、诸多人员花一定量的时间和精力,做许多细致的工作;它是一个靠自己的项目,必须是以企业人员为核心,这种担子不能交给外面的人去挑,例如,完全依赖外聘顾问或软件供应商。这种现象曾经重复过多次,总是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一定要能够离得开这根拐棍。因此,实施的关键原则是:实施者=用户;它需要转变新的工作方式,ERP需要一种新思维和新观念,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是不行的。原来企业存在的诸多习惯和流程并不都是合理和有效的,他的存在是受到手工管理工具的制约。ERP系统的应用将彻底改变这种制约,先进的管理思想、流程控制、数据的充分共享和信息的快速交流等,都将给企业的管理带来巨大的便捷,那些不再适应新环境要求的、落伍的东西必须得到改进或抛弃。
上一篇 : 独立电商或将是电子商务的新未来
下一篇 : 板栗 “6个栗子等于1碗饭” 板栗吃多了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