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桂
(北京大学中小企业研究所研究员、项目负责人)
——企业每天都处于成长和变化之中,具有动态性。企业这种强烈的个性和剧烈的变化对企业管理软件提出了苛刻的动态适应性要求。
如果说企业形态决定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决定企业信息化,那么探讨企业信息化的成败得失的原因也应该回到企业的形态上。
市场经济中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是个性化的,有独特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的组织。这种个性特点决定了企业需要个性的软件,应用软件应充分体现和放大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联的个性价值,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生命周期不是一个机械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变动的过程。企业在每个成长阶段,都需要有所区别的组织形态和管理模式,这种动态变化性决定了企业需要敏捷的软件。
西方成熟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建基于基本的商业规则和科学管理文化之上;这些商业规则和管理实践,通过一些稳定的规则和方法能够减少企业的个性和平滑企业的震荡。中国企业经过短短的20年发展,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创业者精神影响下的组织,具备天然的个性;这些企业每天都处于成长和变化之中,具有动态性。企业这种强烈的个性和剧烈的变化对企业管理软件提出了苛刻的动态适应性要求。
所谓敏捷软件,就是能够迅速定制适应企业个性、能够迅速调整适应企业变化的管理软件。可惜,敏捷软件今天基本还是一个“梦想”。采用定制的方式从客户的个性化的需求出发进行软件定制,由于开发效率难以提高,一旦需求发生变化,软件也就陷入僵化之中。
金美集团在信息化实施中,CIO虽然手中拿着老总的“尚方宝剑”,但执行过程中偏离整体布局的现象不断发生。一个多元化的复杂架构,还在不断进行“分厂进行人事与机构调整”。不断进行变革的同时,“这几年企业保持高速发展”,没有出现变革中常见的业务发展受挫的现象。
上一篇 : 谷歌负责人谈移动商务:本地和移动相结合
下一篇 : 摇滚烧鸡炉 五排摇滚烤鸡炉和六排摇滚烤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