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目标规划:帮助企业建立项目实施小组,写清楚项目实施的各阶段的时间进度和阶段定义,描述清楚评价达到这些目标的标准和方法,与用户企业中高层领导讨论并获得通过的实施方案。
实施过程管理:因为实施erp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依据需求分析将整个大项目拆分成阶段性的小任务,体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每个小阶段的需求和解决方案及可行方式都应该用文字描述清楚。每一个小阶段的责任人、测试、验收及资金投入要清晰。实施过程中要经常召开阶段性的会议,保持必要的信息沟通,注重实施文档的建立和保存。
实施后期管理:实施方案在这一部分要详尽描述规划目标与实施工作安排的吻合程度,说明实施后所达到的效果。将需求分解成三部分,首先是软件能够直接实现的,这部分应该占60%左右。二是需要用户适当做流程修改来变通解决的,这部分一般在30%左右。三是需要结合企业特殊情况和实际问题作二次开发的,最好不超过10%,否则实施周期会过长而且不易控制。
四、基础的数据准备
实现知识化管理的前提是必须先打好信息化管理基础,而信息的流动来源于数据的集中和统一管理。没有准确的数据,就得不到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erp实施过程中,前期的基础数据准备是保证系统正确运行的关键。企业中的各类数据可以概括地分为相对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对于要录入计算机进行管理的每个数据都要进行分类和编码。编码是否合理很重要,有不少用户因为对编码的意义不明确而导致实施后期的返工,损失和麻烦都很大。编码体系要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实际并且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制订。例如,机械制造行业的企业可以参考国家cims分类编码标准体系有选择地对信息加以分类编码,以便今后与cad、pdm等系统相集成。对于企业规模较小的用户,有些信息本身并不复杂,因此建议这类信息不必进行编码,而以其自然形式表示;而有些信息相对比较复杂,共享的频率高,如不进行编码,会导致信息不一致,出现差错。因此,这类信息就需要编码。在编码时,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基准。在没有国标、行标或相应标准可参照的情况下,将基本按照企业标准及约定进行分类编码,在编码的同时兼顾与相关国标、行标的兼容性问题。
上一篇 : 独立电商或将是电子商务的新未来
下一篇 : 板栗 “6个栗子等于1碗饭” 板栗吃多了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