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共享需要ERP系统
我们知道,中小企业往往不是一个行业的核心企业。如汽车行业,它的核心是整车厂。整车厂的上游有多层次的配套厂,而它的下游则同样有各级的经销商。这就构成了汽车行业的一条产业链。我们称之为企业生态链或企业生态环境。整个汽车行业会有很多条这样的产业链。为了产业链的长远发展,中小企业迫切需要实施ERP系统。
首先,从市场大环境来看,现在的竞争已经不是一家核心企业和另一家核心企业,一家厂商和另一家厂商的竞争,而是一条产业链和另一条产业链的竞争。
比如,当某个整车厂单独实施ERP时,它会要求供应商在它的临近地区设立仓库,要求每家供应商确认供货(从收到定单到货物到达整车厂或其指定地方)的准确时间,以此来缩短向供应商提前定货的时间。从而在保证生产用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库存。同时,为了降低成本,整车厂也会采用寄售采购的模式,即从供应商处采购物料时暂不付款结算,生产消耗后按实际消耗数量和供应商结算。
利用上述的一些办法,整车厂压缩了自己的成本和库存。但是,整个产业链的成本并没有得到压缩,整车厂只是利用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将自己的成本转嫁给上游的供应商企业。考虑到这些中小企业的负担日益加重,现在已经有一些方式被用来降低整个产业链的成本。如整车厂会及时把信息(采购计划等)通过网络传递给上游的供应商,使供应商有较多的时间来做安排,以此来降低整个产业链的库存。这种方法是初步化的产业链成本压缩,即所谓以信息换库存的压缩。但是从长远来看,整个供应链的企业都需要有自己的ERP系统。这一方面可以加强它们自身的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产业链层面上将信息整合起来,有效压缩整个产业链的成本。
据媒体报道,一汽大众在实施ERP系统后,已经对其上游的供应商开放了ERP系统中的一些业务菜单。供应商可以登录一汽的系统中看到一汽对自己的采购请求,并根据这些采购请求来确定公司的采购、生产和销售。这样的做法,就是用一部分的信息传递来降低库存。但采用这种做法,供应商完全是为了配合整车厂的需要,他们自身的信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整车厂强加给配套厂的。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这些属于中小企业的供应商有自己的ERP系统,那么整车厂的采购计划,通过系统间的信息传递,直接传到配套厂的ERP系统中,ERP系统据此生成销售预测、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中小企业一方面解决了自身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将整个生态系统之间连接起来,降低了整个生态链的成本。
上一篇 : 独立电商或将是电子商务的新未来
下一篇 : 板栗 “6个栗子等于1碗饭” 板栗吃多了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