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实施ERP本身就融合了业务流程重组理论在其中,BPR与ERP实施的集成应用带有一定的必然性。通过将BPR和ERP实施的集成,既减少了BPR单独实施中的盲目性,也为ERP实施带来了指导理念,同时也将整个实施周期大大缩短,从而使整个项目取得成功的概率大大提高。
三、BPR与ERP系统的二次开发
ERP软件之所以要进行二次化修改,在于每个企业的业务流程与管理模式均不一样,因此难以用一套标准的软件来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运作,因此需要修改ERP软件来适应企业的需要,尤其是一些企业手工管理阶段比较好的而软件中不具备的功能与流程。另外,现阶段我国国内的ERP软件供应商一部分是由过去的财务软件供应商转变过来;另一部分是由过去传统的MRPII厂商转变而来,这样两种主要的来源背景,再加上资金与实力的差距,使得我国国内的ERP产品的功能都不甚健全,有些产品比较适合某些行业,而对于其他行业的适用性较差。客户因为某些原因,所选择的可能并不一定是有行业优势的ERP产品,这种情况下软件就必须要进行较大的二次开发工作量。而国外几大ERP巨头比如SAP与Oracle等产品已经非常完善,软件产品中蕴涵的业务流程模式很多,可以通过不同的参数配置来实现,所以国外ERP产品的二次开发工作量反而不是ERP实施中的主要工作,这点跟国内ERP产品有所不同。
然而,ERP软件中的管理流程是从许多企业中提炼出来的,具有先进性,而在我国现阶段很多企业出现的问题,大多是由于不合理的流程而产生的。应该通过ERP的实施,对企业进行业务流程优化或重组(BPR),而不是一味修改软件适应不合理的流程,也就是所谓的“先上BPR(业务流程重组),再上ERP”。
那么,BPR与ERP软件的二次开发该如何把握呢,其实质也即何时企业适应软件的要求,进行BPR改变企业过去根深蒂固的业务流程模式?何时ERP软件适应企业的特殊要求进行二次化开发?处理二者之间关系时,应该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上一篇 : 独立电商或将是电子商务的新未来
下一篇 : 板栗 “6个栗子等于1碗饭” 板栗吃多了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