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15.2亿美元用于大别克的投资,现在把小别克和赛欧都一举拿下。这就是柔性生产的“魔力”,让别克、赛欧等三大系列十多个车型五颜六色的产品,不断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翻新花样。尚处于草创期的上海通用,就投入三千万美元,打造了最“值钱”的IT技术平台,覆盖整个业务流程ERP系统。从用户的订单开始,到最终把车交给客户,所有业务流程都可追溯,确保柔性化生产的可能。
庞大的信息系统,构建了上海通用敏感的神经中枢,对任何情况都可作出及时、精准的反应。原本追求工作效率的制造业机械,往往只认一个理埋头苦干,产品一旦有较大改变就得重新建立生产线。上海通用的柔性化制造,偏偏要让冷冰冰的机械也能“动脑”,通过学习不断有“转岗”适应能力。本来按照油漆颜色排序的产品,进总装车间前完全可按订单先后顺序排队,这种改变对信息管理系统来说只是“举手之劳”。难怪作为国内第一家采用柔性生产的企业,上海通用打开了生产“魔方”。
追赶大众的动力
一个在沪7年,一个在沪20年,上海通用汽车和上海大众汽车看似不是一个等量级,但如今上海通用足以威胁上海大众在中国汽车业中的龙头老大位置。仔细分析大众代表的德系车和通用代表的美系车在中国犬牙交错的竞争,颇值得玩味。从产品上看,大众这几年在中国投产的新车型,帕萨特、POLO、宝来和奥迪A6等,基本都是在国际市场上经得起考验的成熟产品。近年来大众的产品精工细作,甚至到了不惜工本的地步。出于对零部件的质量保证,德国大众长期要求每一个国产零部件都要送到德国认证,因此还颇受中方微词。连大众车上的每一颗螺丝钉也比对手多一道防锈涂层,成本自然高了许多,从做生意的角度看就未必合算、合理了。去年,上海大众在产量远高于上海通用,利润却少了许多。
与德国人对技术和质量的“孤芳自赏”不同,公关和市场则是美国人的长项。上海通用秉承了美国通用善于灵活运作市场的优势,市场营销堪称一流。上海通用先成功打造一个别克品牌,然后把南美生产多年的小型车,大宇开发的经济形轿车,都装进别克这个篮子里,隆重系列推出。与大众恨不得一个零件都不许在中国轻易改动不同,上海通用通过泛亚技术中心,把这些车型升华,作了许多针对迎合中国用户的改进性开发,满足了他们喜欢内饰奢华,配置齐全的追求。而且在未来竞争中,通用在汽车金融领域的超一流经验也即将发挥作用。大众中国的首席代表张绥新博士曾感叹,大众汽车的优质发动机在中国往往不如对手加装一个可口可乐架子对消费者更有吸引力,这句话点出了大众“少”的是对市场需求的灵活反应,虽然有些需求是廉价的。通用汽车虽然进入中国汽车业比大众晚了10多年,但这一落后反而有了追赶的动力。
上一篇 : 谷歌负责人谈移动商务:本地和移动相结合
下一篇 : 摇滚烧鸡炉 五排摇滚烤鸡炉和六排摇滚烤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