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而言,定位的内涵指的是“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和“建设怎样的信息化”,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很容易被人忽略,所以很多企业的信息化从选型开始,实际上一开始就存在偏差。目前企业有共同的心声:通过企业信息化提升管理水平。这是信息化的目标,但这是一个过于相对空洞的目标,如同每个企业都希望成为这个领域和行业的霸主,但这个内容往往不能成为企业的战略规划一样。原因在于每个企业有明显的特征,行业特征、产品特征、管理特征、文化特征、理念特征、历史特征等等,不同特征的组合决定了企业需要不同的定位,同时决定了不同的信息化特征,尽管很多企业选用了同一家软件供应商的产品甚至同样一个系列的产品,但希望达到的目标一定有所差异,而定位的目的就是为了突出这些差异性,找到对应的治理方式和手段,最终实现目标。
回顾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历程,中间的辛苦无须细说,但可悲之处在于花了许多资金、时间、心血,回头一看是方向错误,痛心疾首也不能解决问题。“对症下药”首先得确诊,药在其次,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预测定位失败在于谨防定位失败,很多企业后悔是由于软件供应商的“欺骗”行为导致信息化项目失误或失败,站在公正的角度而言,“卖什么吆喝什么”何错之有?一个人如果到国美或永乐,喊一声:我要买家电。卖电视的、卖手机的、卖空调的、卖洗衣机的等肯定会介绍哪个品牌的电视机、什么手机、什么空调、什么洗衣机好,应接不暇的热闹场面就出现了。理当认同商家的销售意识和进取精神,如果这个人说买什么家电,情况就好多了。
信息化定位远比买家电复杂多了。首先要分析企业信息薄弱点和瓶颈,进行业务的“信息流转缺陷分析”,同时要区分哪些是需要通过信息化解决的,哪些问题是无法通过信息化解决的。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炼核心和关键问题,确认解决这些问题之后究竟能否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效果甚至是明显效果,或者预测在一个阶段之内将产生的效果,继而将解决这些问题变成了目标,从而形成企业的信息化的定位,这种提炼和分析实际上是将企业的个性和特征进行了提炼,这项工作是企业自己来做还是请咨询公司来做,并不局限于某种形式,但如果让某家软件供应商来做就有失偏颇了。在信息化的定位过程中,切忌陷入过于具体业务细节和功能的研究,信息化的需求也是定位准确之后才能形成的,什么阶段做什么,也是信息化定位的内容。更多的企业往往请各个业务部门提出自己的需求,然后根据需求来选型,看似合理,但根本就没有站在全局和围绕经营战略服务的角度来考虑,导致问题主次不分,核心问题不明确,如果目标和定位不明确,再细致的需求有何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战术优劣是以战略为导向的。
上一篇 : 海外市场不断萎缩 中国光伏前景未明
下一篇 : 酸奶机 如何用酸奶机做好喝的酸奶?酸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