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在他快要结束他那趣味盎然的长篇大论时,埃利森终于谈到了他的那次非同寻常的感悟。
他的这次重大感悟,也就是他改变公司经营战略的重要时刻,出现于1997年秋天。当时甲骨文公司的年销售额为57亿美元,大约是目前销售额的一半。
不错,甲骨文公司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错,尽管微软公司在大力推销价格低廉得多的SQLServer数据库,但公司的数据库软件业务还是蒸蒸日上。不错,诸如西贝斯公司(Sybase)和信息混合公司(Informix)等传统数据库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正在一步步地从视线中慢慢消失。
然而,埃利森知道,数据库业务正在出现饱和迹象,他的公司将很难继续实现已经保持了一年又一年的30%的年增长率──尤其是在面临着一大批新出现的竞争对手的时候。
甲骨文公司曾经一直认为,它的软件将会是美国企业界商务活动的核心,然而如今有许多新的对手──其中包括西贝尔公司(Siebel)、人民软件公司(PeopleSoft)和SAP公司──却在提供有可能会使数据库的地位下降到如同水管装置那样无足轻重的程序。
一些观察者认为这一威胁并不很严重,他们相信甲骨文公司会与这些后起之秀和平共处,人们预料这些公司的应用软件要借助于数据库来运行。但这并不是拉里埃利森的想法,他根本就不是这样想的。
他所面临的问题很简单:甲骨文公司将往何处去?埃利森如何才能把公司引领到新的高度──即获得他深信公司理应拥有的领导地位?他说,后来他忽然有了灵感。甲骨文公司将开发一套基于互联网的企业应用软件。这些软件将与甲骨文数据库完美地配套使用。
由此产生的这种结合,对于那些希望使自己的生活变得简单一些的企业IT人士将具有无法抵抗的诱惑力。这将会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结合。甲骨文公司将消灭竞争对手,把它们赶尽杀绝,就像曾经把西贝斯公司和信息混合公司逼得走投无路一样。
上一篇 : 中国企业家都应该补上危机公关这一课
下一篇 : 切菜机 切菜机哪个牌子的好用?切菜机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