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资讯企业管理名企经验索尼的战略盲区

索尼的战略盲区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04-21

浏览量:    



  索尼成本高昂,本质上已经不是一个财务问题了,而是一个公司理念和经营方针问题。

  目前,日本本土的生产成本已比周边地区(特别是中国)高出5倍之多,中国平均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美国的1/20。在这样一种巨大落差面前,任何增收节支、开源节流的技术手段,都无法挽回消逝了的成本优势。

  在成本控制方面,思科、IBM、戴尔等美国企业采用的是全球采购、全球制造和全球销售战略,把非核心部件和下游业务转移或外包到低成本区去做,制造业务跟着成本走,有效地压缩了成本。索尼80%的业务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高工资地区;而索尼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当地生产、当地销售。

  现在,索尼在深重的业绩危机之下,关闭日本和美国的工厂,把制造业务转移到中国和其它低成本区,一方面将会为此付出昂贵的重组成本,使严重滑坡的盈利水平面临雪上加霜;另一方面,索尼未必清楚:从地产地销到全球采购、全球制造,这中间不仅仅是一个重组费用问题,更大的考验还在后头,这就是企业运行模式的脱胎换骨。正是第二个因素,决定了索尼未来的路注定是不平坦的。

  索尼的战略盲区

  有关索尼的经营状况和媒体资料,你读得越多,就会越糊涂。造成这种混乱的原因,责任不仅仅在分析家和媒体。真正的原因在于,索尼在战略理念上不清晰。与许多日本企业相似,索尼在技术层面上是非常清晰的,但在战略层面上却经常是混沌的。

  我在与一位洋DBA(管理学博士)就索尼问题交换意见时,我提出,战略分析需要财务数据,但如果陷在数据中出不来,那么就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疲于奔命了。战略分析应该放在一个更大的时空尺度中进行。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消费电子领域最具竞争力的索尼,再加上松下,市值基本等于一个三星。日本索尼、松下的沦落和韩国三星的崛起,不仅仅是一个财富故事。在对索尼和三星做比较研究后,就可以看到索尼的战略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明确两大战略关系。

上一篇 : 危机管理要避免哪些误区?             下一篇 : 冰淇淋 炎炎夏日勿贪吃冰淇淋 当心变成冻冻

版权声明:

  1.华商贸易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邮箱:me@lm263.com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理财 | 企业管理 | 成功励志 | 市场营销 | 范文大全 | 智慧人生 | 创业指南 | 贸易宝典 |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