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两年中,米恩华滚雪球似地开展了早期的市场开拓战:红十月超级市场、华凌餐厅、五金汽车修理厂等5个企业全面开张,在乌鲁木齐市场经济并不发达的时期,米恩华以其独到的商业头脑完成了原始积累。
两次搬迁化险为夷成为了他事业的转折点
回首过去,米恩华深有感触:“创业中最关键的几个转折还是市场的两次搬迁和建设,真是生死攸关。”
1992年,正当红十月市场发育到红火时期,米恩华信心十足地开始对市场进行改造扩建时,一纸红头文件飞到他的桌前:政府决定在市场所在位置修建公园,要求他10日内搬出。消息来得很突然,当他看到划拨的那块空地时,一时间心里没了底:长年失修的两条臭水沟横贯南北,垃圾遍地,臭气熏天,完全是一片“生土”。回家闷头睡了一觉,米恩华清醒了:周边汽车的轰隆声提示他,便捷的交通和足够的面积将是商业贸易最重要的条件。于是,在红十月市场投资尚未全部收回的情况下,米恩华没向政府要一分钱,无偿将市场迁到了西大桥北侧。事实证明米恩华的见识是正确的:新市场由于交通位置便利,场地较大,年成交量很快达到亿元以上,房屋、场地租赁收入达600万元的规模。
1994年,同样的难题降临了,由于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华凌市场面临二次搬迁。此时,市场建设的资金还未收回,这对他来说,又是当头一棒。米恩华说:“我很明白,经营市场,最忌讳频繁搬迁,商户肯定会流失,风险肯定不小。”政府指定的搬迁地在红山北侧,等米恩华赶到时,当地的农民已在一夜之间把一株株小树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田野,地价上涨了数百万元。米恩华接受了事实,同时,为了能够留住商户,米恩华宣布:凡是迁到新市场的客户,8个月不交租金。短短4个月内,吸引近千家商户搬进了新市场。经过这两次搬迁,华凌集团从经营百货为主的小市场演变为以建材为主的大商场;从简易的平房式商场变成现代化的商业城。
上一篇 : 煤矿区防爆监控设备的设计安装与施工
下一篇 : 榨汁机 榨汁机用前消毒果汁易成细菌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