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成为国家劳动部两个与英国合作的“任职资格标准体系”试点企业之一;
2000年,请入IBM进行IPD(集成产品开发)设计,打破了以部门为管理架构的模式,转向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华为当年付给IBM的咨询费用为5000万美金。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呈“三位一体”的形态,即绩效管理体系、薪酬分配体系和任职资格评价体系,三者三位一体,互通互联,形成动态的结构。
这套标准的优越性在于,华为对员工的评价,待遇和位置不一定具有关联性,这样公司上下没有利益关系的拖累,职位只是企业中做事的一个标志,去除了官本位后的任职机制,员工上升通道自然打开,于是才有了时年23岁的李一男一年之内坐上副总裁宝座的“神话”。很大程度上说,是华为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在创造神话。
以股权激励为核心的利益捆绑,以上升通道为桥梁的个人职业锻造,构成了华为对人力资本控制的最大砝码。在华为工作,可以从一名市场人员迅速转入研发,也可从研发转入市场、服务,因而有种说法:从华为出来的人有大局观,能力强,其实并不过分。
人和体制谁的作用大?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在李一男之后,越来越多的华为核心骨干相继“出走”创业。作为黄埔军校,这是华为的骄傲,但同时也是华为的隐忧。
华为的人力大厦正在经受考验。
任正非曾在《华为的旗帜还能打多久》里说:“华为唯一可以依存的是人,当然是指奋斗的、无私的、自律的、有技能的人,如何培养和造就这样的人,是十分艰难的事情。”人是华为最看重的原素。
但是任正非也说:“我们要逐步摆脱对技术的信赖,对人才的信赖,对资金的依赖,使企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建立起比较合理的管理机制。当我们还依赖于技术、人才、资金时,我们的思想是受束缚的,我们的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体系还存在某种程度的扭曲。”
上一篇 : 中国企业家都应该补上危机公关这一课
下一篇 : 切菜机 切菜机哪个牌子的好用?切菜机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