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们生活的点滴中,我看出,我们给教育的定位常常是纯粹而又纯粹的,让孩子不犯错误是教育,教给孩子知识是教育,可我们从来不把生活当成教育,我们给孩子提供教育时把许多本质的东西都过滤掉了而实际上,生活本身就是教育,而且是更本质的教育。
我们成年人往往用钱来衡量事物,但是,却很少想到,有时恰恰是钱剥夺了孩子的快乐。这就引发出这个家庭中的另一个小故事──
富翁的孩子为什么偷东西
这个家庭的女主人非常忙,为了让两个女儿接受中国传统的教育,她把家安在了北京,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可她的银行总部设在香港。于是,每周五的晚上,她都打“飞的”飞回北京,与孩子团聚;星期日晚上再飞回香港。她为不能常跟孩子在一起,不能全心全意照顾孩子而愧疚。所以,她想补偿,用钱来补偿,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每次回来给孩子带回不少价格不菲的玩具。我以为,她的孩子是生活在天堂里面。但是很不幸,这两个孩子都有个不好的毛病──偷东西。问题是家庭教师发现的。一天她跟我说她不会说中文要请我帮个忙,到幼儿园跟教师解释一下,孩子拿回了不是她的发卡,必须送回去。在中国,不论教师还是孩子,对外国孩子都多一份宽容。拿个发卡,别人也不在意,我也认为,这对两个孩子不是太大的事。可家庭教师说,这不是小事,因为两个孩子经常这样做,甚至到超市去偷。
那么,到底哪儿也了问题呢?“是孩子的父母的错,因为他们用钱剥夺了孩子们的快乐”。当时,我不太明白这话的意思。后来,我想通了。记得我小的时候,能吃一块糖是很高兴的事──小心地剥开糖纸,吃完糖,还要舔干净糖纸,把纸放在水里泡净,风干后夹到书本里。其实这种喜悦已远不是得到一块糖的喜悦,而由此延伸了许多快乐。当然不能否认这也是物质匮乏时的悲哀,但另一方面,孩子长期的盼望,一旦得到满足,那种快乐是无可比拟的、超价值的。而这两个孩子恰恰没有这种快乐,要空虚,买;要那个,买。许许多多的买,孩子失去了期待得到满足后的欢娱。没有快乐,她们就去找,到哪儿找呢?这个东西不能拿,我知道,但我拿了,没人发现,心里就高兴,就美!瞧,快乐从这儿来了。
上一篇 : 海外市场不断萎缩 中国光伏前景未明
下一篇 : 酸奶机 如何用酸奶机做好喝的酸奶?酸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