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将功夫不负有心人改为功夫不负有能人,我们的汉语就减少了一句糊涂话而多了一句符合情理的格言。那些付出巨大努力终于取得杰出成绩的人,都是因为他自身具备这样的智能条件。只有自身能力与自己的努力方向达到和谐的人,才可能取得相应的成绩,否则,越是艰巨的努力,就越是对自己的折磨。
有一个关于制造神童的故事,也许会被人用于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湖北省公安县13岁的聂愿愿在1998年的高考中,以628分的高分考取了华中理工大学。整个公安县考分超过600分的只有11人,他排第二。
聂愿愿的出色成绩来自他父亲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聂其文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外文系,临近毕业前,从武大肄业,转到湖北省荆州教育学院读书,毕业后分配到公安县闸口中学当英语老师。由于性格孤僻,教学方法又不循规蹈矩,聂其文在学校和领导的关系很僵,领导把他从讲台上赶了下来。
后来,他开始在儿子身上实践自己的教育方法。他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将12年的课程浓缩在4年内完成。他的成功秘方就是背书,不仅要求儿子将语文、英语等课本背得滚瓜烂熟,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也要求一本一本地背下来。除了背诵公式定理以外,甚至还要背诵大量相关的例题。
如此笨拙的教学方法之所以能够变成为儿子的考试高分,那是因为儿子正好具有较为发达的逻辑智能,否则,父子俩的功夫都会白费。成功网
令人遗憾的是,人们从这个故事中只看到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曙光,而看不到“功夫不负有能人”的道理。在聂愿愿获得高考成功以后,其父聂其文立时名声大振,一时成为教育上有独创精神的英雄。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也经过这样独特而残酷的训练金榜题名。
聂其文当初为儿子作出这种选择,其实是因为家里太穷,出于节省教育投入的考虑。可是聂愿愿考上大学以后,聂其文再也不愿意面对这样的真实情况,立时心安理得地当起了英雄,甚至跃跃欲试地要推广这种残酷而又愚蠢的教学方法。社会热衷于歌颂父亲的成功,却忘了问一问儿子的体会。
上一篇 : 独立电商或将是电子商务的新未来
下一篇 : 板栗 “6个栗子等于1碗饭” 板栗吃多了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