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华,是富士康名副其实的技术中心,这是郭台铭所刻意追求的。
作为全球第三大EMS(制造服务)厂,郭台铭认为,鸿海所要建立的是“大中华制造工厂”,他说:“鸿海结合台湾和中国内地的资源,开创了一种适合大中华地区的经营模式。我们不愿意单纯定位于台资企业或者中国内地企业,鸿海实际上是一家跨国公司。公司首先立足于台湾省,然后到中国内地发展,再迈向全球发展。目前,鸿海已在爱尔兰、苏格兰、捷克和日本建立分公司。”
郭台铭一直追求建立“大中华制造工厂”。他自述:“我父母是从山西省到台湾的,我们不仅仅是台湾的思维方式,更是大中华的思维方式,台湾与中国中国内地的生意应该结合在一起。”
到中国内地建厂是鸿海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的开始,也是鸿海生产基地大转移的时期。目前,鸿海绝大多数生产基地都在中国内地,此前则大都在台湾和境外。
富士康始终追求对自身技术的突破。深圳富士康模具厂是内地规模最大的模具企业,拥有近3000名模具技师,模具制造的各项流程,都是在深圳一地完成。富士康在内地和台湾也各有一支超过2000人的技术团队,不断实现着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因此,在机箱、散热器行业,富士康始终以产品品质与技术创新而著称。
但郭台铭并不止于此,鸿海成为全球最大的PC连接器、PC准系统制造商,在IT行业较低端的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后,郭台铭更大的目标就是向IT高端行业进军,并沿着制造业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鸿海首先成功突入个人电脑主板和手机生产领域,随后进入液晶显示面板制造领域,从而广泛深入3C产业。这些领域的开发,都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的,如在主板设计和性能上,富士康的工程师们包括SuperStep、SuperBoot在内的7大技术创新,使富士康主板具有明显的优势。
“很少有人能阻挡得住郭台铭前进的步伐。几十年来,尽管鸿海集团在制造业始终做着默默无闻的配角,但却逐渐获得了主角的能力,这也是富士康发力要做自有品牌的原因――因为它有这个实力,而且,这样的厚积薄发将会使富士康在DIY领域产生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富士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人员说。
上一篇 : 危机管理要避免哪些误区?
下一篇 : 冰淇淋 炎炎夏日勿贪吃冰淇淋 当心变成冻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