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抓开放型经济,增强发展的后发力。我始终认为,丹阳与东部地区相比,弱就弱在外向,差就差在开放。针对这一现状和特点,采取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措施。一是抓知名度。我提出“金丹阳、金凤凰、金三角”三金口号,大力宣传丹阳,打造丹阳品牌,提升丹阳知名度。去年,成功举办“4.18”和“丹阳峰会”两大重要活动,进一步营造对外开放的浓烈氛围。二是抓各类招商活动。去年先后组织了赴香港、德国、台湾、日韩等系列招商活动,今年非典疫情缓解后,又强势推进“百日招商”活动,举办上海、浙江、广东等招商活动。比较大的招商活动,我都亲自上阵,努力做招商书记。三是抓载体建设。开发区,乡镇工业园、沿江开发区是外向型经济的重要载体。我提出,在抓好开放区建设的同时,必须要在全市重点规划建设8-10个园区,实施政策倾斜,促使园区建设上水平。沿江开发是加快丹阳发展的又一历史机遇。早在两年前,我就意识到沿江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十届六次全委会上,我提出,把丹阳的发展纳入到沿江大开发的这一重大战略之中,从调整产业区域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加快沿江开发步伐,增强发展后劲,努力使我沿江开发区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又一动力源和增长极。四是抓外资大项目。我始终把大项目引进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提出年内力争引进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项目5个,超亿美元的项目2-3个。
2、抓民营经济,加快推进创业富民工程。民营经济是活力经济,是百姓经济。我始终把民营经济作为提升实力,致富群众的重要措施来抓,一是抓总量。我提出,按照“六放”要求,能放则放,能民则民,引导和支持个私经济向一、二、三产全面发展。通过3-4年的努力,将私营个体经济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加大市属企业改制的力度,要降低门槛,放宽领域发展民营经济。上半年,新发展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67家和2239户,均增长20%以上。二是抓质量。我提出,民营经济必须壮大规模实力,必须加大对民营经济在融资担保、人才引进、信息咨询、法律服务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加快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着力培养销售超10亿元,超20亿,超50亿的民营大企业。三是抓引进。我认为,必须抓住上海、浙江等地的民间资本向外扩张的机遇,大力吸纳市外民资,盯住外地民营大企业,努力形成民资尽快进入的良好势头。四是抓全民创业。打工只能谋生,创业才能致富。我认为,应该让创业成为丹阳人民的一种生活方式,让创业成为丹阳人民涌动的潮流。我要求各级、各部门敢于突破各种束缚,敢于打破陈规,鼓励创业,扶持创业,推动创业,激发民间想投、能投、快投、多投的创业热情。
上一篇 : 煤矿区防爆监控设备的设计安装与施工
下一篇 : 榨汁机 榨汁机用前消毒果汁易成细菌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