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培育规模经济,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我始终认为,规模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和支撑。目前,丹阳市没有一家企业销售超10亿元。要加快发展,必须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把规模经济做大做强。为此,我提出:全市所有大企业都要树雄心,立壮志,给自己确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大亚、沃得等企业要向销售超百亿元目标迈进,飞达、天工、丹棉、丹化、鱼跃等企业要尽快跨入超30亿,超50亿行列,力争到“十五”期末形成20家超10亿元企业,积极打造企业航母。我认为必须要加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主要突出抓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化机电、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着力把大亚、恒宝、丹化等企业做大做强,要加强纺织丝绸、五金工具等产业的改造,着力把丹棉、飞达、天工、沃得等企业做大做强。我指出,灵活的体制和机制是企业成长壮大的关键动力。要加快企业改制步伐,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上市融资、借力发展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我提出,要加强引导,促使有条件的企业正确定位,放眼长远,加强天工、飞达、恒宝等企业的上市准备工作,争取早日上市。
4、抓环境建设,增强经济发展的承载力。环境会带来机遇,环境就是机遇。上任以后,我即提出三大目标:苏南板块的经济强市,环境优美的人居城市,全面进步的现代城市。围绕“环境优美的人居城市”,我又对丹阳的城市定位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江南水乡、现代气息”的要求,努力使丹阳“水活起来、地绿起来、天蓝起来、城市美起来”。同时,我还提出,要围绕城市发展规划,加快网化工程,建设市内大交通,建设半小时快速通达工程。在十届六次全委会上,我又提出:要拓展城市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江新城区,以101省道为中轴线,打造哑铃型城市发展新格局。针对我市镇与镇、村与村的交通不发达的现状,我提出,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农村公路改造,实现农村道路等级化,再用5年时间,完成农村道路高等级建设,到2010年实现农村道路现代化。服务也是环境,服务也是生产力。今年以来,我提出,要继续搞好“让人民证判,让人民满意”活动,进一步落实“首问责任制”,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一个窗口”办公,并进行跟踪分析,限时服务。同时,我还积极研究政策,千方百计降低经济发展的投资成本、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今年,由我主持出台了激励外商投资,加快和完善园区建设等多个文件。
上一篇 : 煤矿区防爆监控设备的设计安装与施工
下一篇 : 榨汁机 榨汁机用前消毒果汁易成细菌温床